阿娘出远门了,情绪低落了两天的阿箩发现比之前更加自由了,于是每天招猫逗狗,带着小阿第疯跑,玩的不亦乐乎。
至于上学,学堂里没有条件分男女班,当初把阿箩送到学堂也是因为有了小阿第没有精力再管阿箩,如今小阿第也大些了,年后阿娘觉得阿箩又大了一岁,不适合在学堂里混着了,便亲自教导阿箩读书、习字,让柳嬷嬷教阿箩针织、刺绣。
如今,两个老师走了一半,连王爷都不管阿箩,柳嬷嬷哪里能拘的住阿箩,自然是天天快乐似神仙。
这种好日子在夏初时分随着王妃登岛消息的到来戛然而止。
跟着王妃回来的,还有一位嬷嬷。看着年纪比柳嬷嬷小几岁。
定安王妃在都城待了这段时日,接触了不少各家闺秀,个顶个的温柔娴静。王妃看着哪个都欢喜,想着家中的阿萝,却又忧愁起来。
对比之下,定安王妃觉得阿箩被散养的太厉害,没有一点女儿家该有的样子,再加上阿箩现在确实没什么正经老师,有必要请一位教养嬷嬷来改造改造阿箩。
回来后,阿娘便领着阿箩对王嬷嬷拜了拜,她便正式成为了阿箩的教养嬷嬷。
这位王嬷嬷,闺名秀玉,至今并未婚嫁。在宫里做了二十年,服侍过前朝皇后,当今圣上年幼在宫中养的那几年据说也是她照顾的,颇有些情分。
开国之初,广开宫门,大赦后宫时被皇上百般挽留,王嬷嬷觉得不能破坏规矩,坚持出宫了。
深入宫门二十年,家中早已断了联系,只有一个远房侄子,王嬷嬷不愿与其一家一起过活,便受邀给高门小姐做教养嬷嬷。
她教过的第一任学生就是杨阁老家闺女,此闺女学成出嫁后孝敬公婆、体恤丈夫、教养子女,简直是皇城里年轻媳妇儿中的楷模。
有了这个活招牌,王嬷嬷在各贵族家庭中十分抢手,定安王妃还是托了阿萝外祖母的关系才搭上线。
这位王嬷嬷自觉年纪不小了,不想东家呆呆,西家转转,想找户人家长期教学,阿箩家远离都城,家中只阿箩一个独女,阿娘又许她一个养女侍奉,让其身后有靠,这才跟了过来。
从此,莳花弄茶、针线刺绣、礼仪功课连厨房烹饪都要学,阿箩的好日子可算到了头。
照阿娘的话说,不消能够给王府争脸,出门别丢人就行,还说阿箩未来大嫂出身、模样、性情都是一等一的好,阿箩作为唯一的小姑子被人拿出来比较时,可不能逊色太多。
正式开课的第一天早上便是礼仪课。
阿箩好歹是王府女儿,打小也是柳家出身的王妃和柳嬷嬷精心教养出来的,虽然天性顽皮些,但是如果论礼仪,阿箩自信还是能拿的出手的。
果然,一刻钟下来,王嬷嬷颇为认可的点点头,阿箩很是得意,以为能够歇上一歇,不成想她却让阿箩继续。
装一刻钟容易,装一个时辰难。刚过半个时辰,阿箩已经忍不住弯腰塌背,小动作不断了。
王嬷嬷在旁边的太师椅上坐的那叫一个气定神闲,仿佛早就知道阿箩会有这么一出。
“姑娘,礼仪非一日之功,在大家族的交往中,许多场合姑娘家是没有说话的权利的,礼仪是最能够直观反映出一部分家世教养的。”王嬷嬷一边撇去茶水上的浮沫,一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