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八月初九,他李世民便登基。
八月二十四,他登基刚刚半个月,突厥那边听到消息,便趁他刚刚登基,便率军打了过来。
当时的整个长安城,慌成了一团。
登基时日太短,李世民对整个大唐的控制力,远远不够,更有李建成一些旧部,还掌控着一些兵权。
若是跟突厥开战,李建成的旧部,定会把握机会造反。
到时候,不止外敌,内部也会发生混乱,所以权衡之下,他决定暂时忍辱,与突厥结盟。
虽说盟约是耻辱的,可他李世民,只带着五个人去谈判,以六骑之力,直面突厥二十万大军,如此魄力,也不算是丢了大唐的颜面。
但他没想到的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竟然是如实记载,竟没有一丝的诬陷。
这让李世民,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难道?司马光只是对太子有意见?
不对,太子现在幼年,又如何能够得罪他呢?
不解之下的李世民,冲李星辰再次问道:“那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对朕……正在太极宫坐着的圣上,是如何评价?”
李星辰随口道:“太宗文武之才,乃千古一帝。”
“啊!”
李世民再次产生了深深的疑惑。
这司马光如此评价,是他万万没料到的。
疑惑中,又伴随着一些爽快,毕竟能够被人评价成千古一帝,李世民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小骄傲的。
可竟然对朕如此崇拜,又给出如此高的评价,为何,却抓着自己的孩子李承乾,使劲的诬陷?
你司马光,有些眼光,但却不多!
杀还是要杀的,可以给个痛快。
李世民心中如实想着。
“老李啊,再给你一句忠告。你是皇室远亲,以后多跟着李治亲近亲近,对你有好处的,明白吗?”
李星辰看见李世民脸上露出疑惑,又突然露出暗喜之色,弄得一惊一乍的,便再次指点了一句。
“为何?”
李世民再次询问,转而反应过来,问道:“这又是资治通鉴记载的?”
“是啊,太子李承乾造反后,被太宗惩罚,年纪轻轻便死了。将来,李治会接班,成为皇帝。所以,让你跟着李治混,是有好处的。”
李星辰心想太子造反都说了,也不差多透露一点。
听到李承乾年纪轻轻就死,李世民心中对司马光的诬陷,又冲起了怒火。
但却有些想不通,便脱口道:“星辰,按照长幼次序,李治最小,既然李承乾造反,可还有一个李泰啊!轮也轮不到李治啊!”
李星辰笑道:“李泰年纪轻轻也死了。”
“什么!”
李世民暴怒之下,便要出声大骂,这司马光,是不是竟跟自己的儿子过不去了!
看见老李脸色有些不对,李星辰知道不能继续多说了。
同时,也觉得命运很奇怪,当今圣上李世民杀死两个哥哥,导致李渊三子只剩下一子。
可李世民呢?同样如此,三子中,李承乾年纪轻轻死了,李泰年纪轻轻也死了,只剩下李治,也是三子只剩下一子。
这命运啊,真像个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