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州都督府在大唐可谓边塞前线,那个斩了之后被丘行恭生食心肝的刘兰,便曾为夏州都督府司马,败梁师都,离间突厥郁射设阿史那摸末。
夏州都督府下辖夏州、绥州、银州。
夏州领德静、岩绿、宁朔、长泽四县。
贞观二年,岩绿更名朔方县。
在唐朝历史上,夏州是一个奇迹之地,区区一州,寄居了八个羁縻都督府。
云中都督府,党项部落,寄居朔方县,下辖五小州:舍利州、思璧州、阿史那州、绰部州、白登州;
呼延州都督府,党项部落,寄居朔方县,下辖三小州:贺鲁州、那吉州、閖跌州(足夹跌州);
桑乾都督府,寄居朔方县,下辖四小州:郁射州、艺失州、毕失州、叱略州;
定襄都督府,寄居朔方县,下辖四小州:阿德州、执失州、苏农州、拔延州;
安化州都督府,寄居朔方县;
宁朔州都督府,寄居朔方县;
仆固州都督府,寄居朔方县;
达浑都督府,薛延陀部落,寄居宁朔县,下辖五小州:姑衍州、步讫若州、嵠弹州、鹘州、低粟州。
执失州,顾名思义,执失思力的族人。
关内道中,原州中都督府、灵州大都督府、庆州中都督府、延州中都督府都领有羁縻州。
夏州都督时有时遥领,主事之人多为长史。
夏州都督府长史李正宝,五十有余,身子健硕,一身正气,哼哼哈嘿……
李正宝原是伪梁国梁师都部将,后谋画擒拿梁师都失败,孤身投唐。
战乱年代,为身家性命,倒也情有可原,却与什么一身正气不沾边。
说白了,大家都是为了活着。
几个都督府中,唯有夏州未明确记录是上、中、下哪一级都督府,故李正宝的品秩,也无法确定是从三品、正四品下还是从四品下。
偏偏李正宝今天也未着官服,而是一身细鳞甲,无法一眼分辨。
别驾与长史的分野极其模糊,到垂拱年才明确别驾多为皇家宗枝,地方治中改名的司马多为贬官,权力基本架空。
长史就成为地方上唯一手握实权的上佐。
太子再怎地有想法,对李正宝还是很客气的,这一位可以算是事实上的封疆大吏了。
但范铮不同,无论是浑义道行军总管还是太子宾客,他都必须挺身而出。
简而言之,太子施恩他施威。
“本总管且问,夏州之外,突厥各部如何?”
李正宝正色拱手:“回总管,突厥各部常有冲突,亦时有越界,故夏州常巡视边界以驱之。”
边军就是这样,烦得要死,不到彻底敌对之时,你还不能说什么突厥牧民越界必诛之。
草原上的分界,很多地方都看不到界碑的,也有故作不见的,故常有越界冲突。
突厥与突厥的冲突,突厥与大唐的冲突,大大小小的冲突,构成了这片土地上的旋律。
就这,还是突厥势微后的状况,要是贞观四年以前,那叫做越境劫掠。
可这十八年来,突厥诸部虽小有摩擦,大面上还算恭顺,偶有越界,只要不涉及劫掠,大多是驱逐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