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万裕自从儿子儿媳回来后,心里一直郁郁寡欢。他心想儿子的这次回来,和上次回乡那是大相径庭。上次可以说是“衣锦还乡”,而这次竟然是“戴罪改造”。虽然也可怜儿子儿媳,可心里老是不痛快!一直好好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感觉走在街上别人都在戳自己的脊梁骨,好像比别人矮了半截!
团结凝聚的集体生活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参照全国有些地方并社之后所产生的管理便利和生产收益的大幅度提高,人们认为应该来一个跨越式的“大跃进”,以达到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的目标。人民群众中普遍流传着“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共产主义生活的美好愿景。于是,全国各地陆续将原先的各高级社进行大规模的合并,形成更大的“大社”。尝到了集体生产人多力量大甜头的人们踊跃入社。很快,人们除保留少量自留地之外,将自己的所有土地、生产工具以及牲畜等都全部并入了“大社”里面,并由原来的对这些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大社”的集体公有制。这样,“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就在全国各地短时间内成立了。
人民公社实行政社一体制,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级政权机构;既要负责全社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也要管理工农商学兵等各方面的工作。人民公社推行着“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劳动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
进入人民公社的石家屯,人民群众热情高涨,个个喜笑颜开。李保和被任命为石家屯生产大队大队书记;曾经三代贫农又有过只身斗鬼子经历的张福来被任命为生产大队大队长;刘全顺为民兵营长;张瑞芳为妇女主任;李家富为大队会计;刘全有任治保主任……
这天,石家屯生产大队文艺演出队的宣传节目开演了。一时间,街上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只见高跷队的演员们披红挂绿,扮上各种扮相走街串巷宣传表演起来。
走在前面身穿僧衣扮做唐僧模样的李保和高声唱道:“五月里来麦子熟。”
后面扮做沙僧的张福来接唱:“拿起镰刀放下锄。”
接着肩抗耙子扮演猪八戒的刘全顺唱道:“大车小车把麦推啊。”
后面的猴里猴气扮做孙悟空的刘全有接唱道:“全村上下齐忙碌。”
后面的五颜六色扮做媒婆的人也接唱:“趁着天晴快晾晒啊。”
扮做仙女的唱道:“上交公粮不马虎。”
……
整个村子顿时沸腾起来,人们都沉浸在大集体欢乐的海洋里。
接下来的石家屯就像沸腾了的热锅一样,热火朝天,热气腾腾!首先响应人民公社的号召,大炼钢铁,争夺粮食高产。只见满街上都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宣传标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三年超英,五年赶美”;“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跃进歌声飞满天,歌成海洋诗成山.太白斗酒诗百篇,农民只需半杆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万岁”……
公社党委成立钢铁指挥部,召开全公社万人大会进行动员,号召各行各业都行动起来,开展“大炼钢铁”运动。要求各单位由党支部书记亲自挂帅,建造“土高炉”,土法炼钢铁;一切工作都要“以钢为纲”,为“钢铁元帅升帐”让路。
这天,石家屯在小石桥以东空地隆重举行了大炼钢铁誓师大会,秋天的石榴绽放着她那迷人微笑的红扑扑的脸颊,又一次迎来了石家屯历史上的大聚会。
李保和站在小石桥上向大会庄严宣布:“社员同志们,我们响应上级号召,不仅粮食棉花亩产要上千斤、上万斤,钢铁产量也要翻番,赶上英国超过美国,学习苏联!为了大炼钢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全党动员,全民参战。要‘拼出老命放卫星、夺高产’,我们要做到‘红心献给党,力争做贡献!’我们石家屯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要不甘落后,力争上游,要大炼钢铁,炼出新成果,向党的十周年国庆献上一份我们的大礼!所以,我要求所有社员将家中的饭锅脸盆,铁门铁锁,除了劳动农具以外,凡是铁器,全被交出来。箱子柜子,桌子板凳,车轮木床等等,也都拿出来做柴火用。我们要打一场大炼钢铁的攻坚战……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秋收农忙季节,我们地里忙,村里的炼钢铁也不能耽误,白天地里忙,晚上忙村里。很快,就会进入农闲季节,让我们利用这段大好时光,大干一场……”
会场上响起了热烈而长久的掌声……
于是,村中大至上百年的古树,小至拳头粗的小树,全部砍伐。原来葱茏茂密的村庄围子墙周围的树木,都被砍伐一空。人们将铁器、木器等杂物全部运往炼钢工地作原料。
石家屯随即比豪迈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滚滚洪流,跳动起时代的最强脉搏!周围村上原有的几处小学,都被合并到石家屯村里。石家屯的群众全班搬出,腾出房子有的打通墙壁做了学校教室;有的作为学生宿舍居住,学校一下子扩大了十几倍。学生集体吃饭,集体睡觉,集体劳动,集体学习,吃饭不要钱,行动全统一。参加耕作区的深翻土地,摘棉花,送公粮。锣鼓喧天,红旗招展,全村上下尽是一派“一步跨入共产主义”的热闹气象。
按照统一部署,石家屯的全部群众集体搬迁到邻村王家屯。先由村大队进行联系分派,将各家各户对口分配到相应各家里,和王家屯的原先住户合并居住。在王家屯设置一个公共大食堂,所有群众集体出工,按时作息,共同吃饭。全村除了家用必需品随身携带外,其余铁器和木制品全部上交,等待炼钢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