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事儿,最好连说都不要说。因为他们想要搞倒的人,不是眼前这位元帅,而是站在元帅身后的刘大爷。而既然要搞倒那位刘大爷,就得不停的用刘大爷手下的人去趟雷。换句话说就是:暗度陈仓,借刀杀人。
利用这位元帅的失职,不停的给刘大爷脸上摸黑,无事生非的给他制造事端,让他的名声一落千丈。直到让刘大爷手下那帮孙子察觉到:刘大爷已经不行了,要倒台了,然后趁着他们树倒猢狲散的时候,在给刘大爷致命一击。
那既然要这么干了,上疏弹劾就得换种说法。
比如:将元帅私自调兵打仗,改成攻城时,因指挥不当,以至于战败。然后在挖坑,给他求情:请陛下看在元帅在之前为国家守边关守了那么多年的份上,在给他一次机会吧。让他戴罪立功,为国家贡献余热。
我等情愿为他担保。
当然了,以上这句,是句屁话。
都打算挖坑害人了,还为他担保?不活吃了他就不错了!
而对于眼前这封奏折,刘大爷心里是很明白的:想给我挖坑让我跳下去?没门!
所以,刘大爷的回应是:主帅兵败,这是重大失职,一定要严查严办,最好能换一个主帅,让大军的副将去当。
这意思就是:这个坑,我不跳,而且非但不跳,我还要将这个皮球给踢到你们那边去,看你们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因为,相比起这件事来,刘大爷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这件事那就是之前那位无为道长,以及御史和给事中联合起来,将近三十名言官闹出的上疏弹劾的事情。
自从这些人被皇帝给关起来之后,对于这件事,朝堂上的纷争就没停下过。
毕竟那么多人,身后又不是没有党派,都有站着的人。虽然碍于刘大爷您的虎威,一时之间不敢说什么,但背地里的小动作,却一直没停下过。
毕竟,同朝为官,要想顺风顺水的混下去,靠养儿子是不行的,得拉门结派,互相扶植才能太平的混下去。
今天你出了事儿,我站出来保你,然后我们一起混,等明天我出了事,就得靠你们出来帮忙。
而现在,一起混的自家兄弟出了事,那出于为自己以后着想,就得想办法拉兄弟一把。
当然,这件事明着说是不行的,因为会把自己给拉下水,所以要悄没声的来,要从明面上看,是顺着刘大爷来。
比如:原本,明明是一个要砍头的罪名,等我们背地里研究研究,插一手之后,就变成了流放,贬官。
去掉他之前的职位,把杀头的罪名给换成充军,又或者下放地方,从京官变成地方官之类的。
所以,在不久之后,负责这件事的官员就上报给刘大爷,无为道长这些人的判决:打一百棍之后,下放到地方官任职。
而对此,刘大爷持反对意见:领头闹事的主犯送到菜市场杀头,从犯打一百棍,免官,贬为庶民,从此永不录用。
看来,刘大爷的气性很大啊,这样的惩罚还不够。那好,我们在重一点:主犯,打一百棍,免官,永不录用,从犯视情况而定。情节轻的,下放地方官,重的,打五十棍,发配边关。
对此,刘大爷发了脾气,骂了那些人一顿,并再次更正:就按照我之前说的去做,一个也不能落下!
要是不这么做,那我不介意在免官的名单上在添加几个名字。
这就没什么办法了。毕竟还想在朝廷里混,还不想走,所以,就只好委屈兄弟你了。
但这,却是刘大爷犯得最致命的一个错误。因为无为道长他们,就是奔着死来的!
他们要用自己的鲜血,来激起百官心中那沉溺依旧的血性,并敲响他们心中的警钟,让整日浑浑噩噩的他们明白:不打倒刘大爷,他们永无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