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丫头本要搭把手,但是她的哥哥让她歇会儿。
正当纳兰初见搬布匹的时候,一袭红衣出现在马车边,帮他一起搬运布匹。
纳兰明珠高兴地叫道:“小玉姐姐,你怎么来了?”
“我是跟着马车来的。”小玉抱着三匹布,走过纳兰明珠身边的时候,还摸了摸她的额头。
纳兰初见对她微微一笑。很快,两人就将蚕丝布都抱进了草庐里。
纳兰初见给马夫付了钱,然后关上了柴门。草庐里,小玉正陪着纳兰明珠在说笑。当那一袭紫衣进来的时候,纳兰明珠立马冲入了纳兰初见的怀里,抬头看着自己的哥哥,笑道:“哥哥,小玉姐姐说愿意做福丫头的贴身大丫鬟,她没有家里人了,离开了金衣阁,一时间找不到生计。我们将她留下来,好不好?”
“好。”纳兰初见笑道。
这时,小玉连忙跪到纳兰出家的面前,哭笑道:“谢谢公子,其实,小玉知道,公子将我从金衣阁救赎出来,那时就已经救了小玉一命了。否则,依黄公子的秉性,见了他出丑的人,日后必定生不如死,只是可怜那些姐妹了。”
纳兰初见一把将她抚了起来,叹道:“人各有命,在下也不是救世主,救不得许多人。”
“公子和小姐都是善良之人,小玉能跟着你们,是小玉的福气。”
纳兰明珠道:“小玉姐姐别说客气话了。”
三人相视一笑。
小玉来了之后,纳兰初见兄妹俩也不用再去客栈里面买饭菜了。因为这个金衣阁出来的女子的厨艺那是极好的。
午饭之后,小玉便雇了一辆马车,将那些蚕丝布都送去了上好的裁缝铺。纳兰明珠还大方的将一匹鹅黄色蚕丝布送给了小玉,让她给自己也做一身冬衣。
那一天日暮十分,小玉才回到了清贫巷,当然同时带回了已经做好了的纳兰明珠的新衣,以及她自己的鹅黄色冬衣。
就在小玉为兄妹俩做晚饭的时候,原本宁静的清贫巷里突然想起了一阵行军之声。
纳兰明珠此刻正和纳兰初见在院子里打雪仗,听见了异动,连忙打开柴门,趴在土墙上往外面探出一个小脑袋去,只见一队长枪蓝甲的士兵杀气腾腾地朝巷子里涌了进来。
她立马提起裙子,跑到纳兰初见身边,有些慌乱地说:“哥哥,好像是那姓黄的来复仇了,足足有几百的郡台府兵朝我们这里过来了。”
“丫头,以后遇到任何事,都不要慌慌张张的。”纳兰初见笑着道:“因为每个人一慌张,就失了理智,也就无法从容应对了。”
纳兰明珠似懂非懂。小玉听见铁甲的声音,也从西边草棚里出来了。纳兰初见朝她招了招手:“小玉,看着丫头。我出去看看。”
然后,纳兰初见走出草庐,将柴门关上,然后独自站到了巷子街道的中心。他的身前十丈出,那队郡台府兵停下了脚步,分裂两边,严阵以待。
然后,巷子里响起了一串马蹄声,披着黑裘的年轻公子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了纳兰初见的视线里,同时映入他眼帘的,还有与黄英并驾齐驱的一名虎背熊腰的中年大汉。
纳兰初见微微眯了眯眼,此人一身橙色锦衣,两鬓灰白,双眼炯炯有神,看来是在战斗中磨练出来的。
黄英打马上前叫嚣:“外地来的富家子,今日,本公子就要废了你,还要让你在菜市口跪上三天三夜。”
纳兰初见听若未闻,朝着趴在土墙上观望的纳兰明珠两人微微一笑。
黄英急怒攻心,立马涨红了脸,恨不得即可就将纳兰初见四肢上的经脉一一挑断,举手下令道:“府兵听令,杀——”
所有长枪士兵立刻提枪,就要对那孤身的一袭紫衣发起最为迅猛强烈的冲锋。不料,黄英身边的虎形大汉沉声一喝:“慢着。”
果然,众士兵听见此人发话,又都将长枪一顿,收起了进攻之意。
黄英不解,偏头问他身边的中年大汉:“二叔,你为何阻止侄儿动手?难道我们郡台府会惧怕一名年纪轻轻的先天宗师吗?”
“黄英,你就是太冲动,不知己知彼,如何百战百胜?”那大汉斥责了黄英一番,又细细看了纳兰初见一眼,便打马来到了军队的前面,冷声问道:“不知公子,尊姓大名?竟敢来水乡郡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