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书自惭形秽,源于她生的怪病。</p>
……</p>
五年前。</p>
某一日。</p>
苏锦书正与丫鬟在绣楼上刺绣,做针织女红,突然一阵倦意袭来,她就吩咐丫鬟掩门退下,她自己卧床休息。</p>
孰料。</p>
一觉醒来后,苏锦书直觉得浑身发痒,忍不住就想去抠,谁成想,愈抠愈痒,愈痒就愈想抠,如此一来,一发不可收拾,周身上下,被她抠得伤痕累累。</p>
当她忍着羞,告诉父亲自己的情况时,已是两天之后了。</p>
当时。</p>
苏友铭眼见如花似玉般的女儿脖颈上、手臂上、脸上生满了一团一团桃花般的癣时,不由大吃一惊。</p>
他又是焦灼。</p>
又是自责。</p>
不过。</p>
当时苏老爷自信有的是钱,只需请良医来为女儿用心调治,相信很快就能痊愈的。</p>
请。</p>
该请请。</p>
该花花。</p>
可谁知道,医生请了一个又一个,汤药吃了一付又一付,苏锦书的病不仅不见好,反而愈来愈重。</p>
在她16岁那年,不知底细的张家,请媒婆上门催嫁,苏老爷被逼无奈,才说出女儿患病,久医未痊之事。</p>
张家自然也分外着急。</p>
一开始。</p>
也是出钱出力,四处求医。</p>
可是。</p>
苏锦书的病,愈治愈差,那桃花癣,也早已蔓延至全身,折磨得她体无完肤,痛苦得直想死去。</p>
……</p>
无数个夜里。</p>
苏锦书暗暗垂泪。</p>
一想亲娘。</p>
二叹自己为何竟如些命薄,生了这样一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顽疾。</p>
最气人处。</p>
这病虽然将她折磨得几无人形,可是,却始终不曾要她的命,就连每日的饮食,她也是照吃不误,真是可叹。</p>
苏锦书也想过上吊。</p>
跳楼。</p>
投井。</p>
等等等等,各种死法,以图个一了百了,不再受苏玉娘母女的腌臜气。</p>
可是,当她死过两次不成,却又被人救回后,也就断了自尽的念头。</p>
自尽。</p>
也不是计较。</p>
后来。</p>
当张家陆陆续续从医生口中得知了苏锦书的症状后,也彻底断了她能痊愈的念想,转而想退婚。</p>
毕竟。</p>
张家也不想在她这一棵树上吊死。</p>
谁知张恒,却是个天生的情种。</p>
又或。</p>
因那时他见过苏锦书花容月貌的小像之故,或者因他抱有苏锦书仍可痊愈的幻想也未可知,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他咬紧牙关并不同意退亲。</p>
这让他老子大为光火。</p>
张景义与张恒的娘,不止一次数落过他:“天下女人多的是,退了婚,爹娘自会给你再寻一门好亲事的。</p>
咱们家,有权有势,还怕讨不到中意的女子么?”</p>
张恒摇头。</p>
若再逼他。</p>
他索性卧床不起。</p>
就这样。</p>
又折腾了两年。</p>
……</p>
时至今日。</p>
张景义张守备与夫人眼见儿子一日大过一日,再不婚配,如何使得,于是,夫妻二人就议定,无论如何,今日也要将婚退了,张恒在苏锦书身上,已经浪费了数年青春,不可再这样耽搁下去。</p>
另外。</p>
夫妻二人也议了,今日一定要见苏锦书一面,如若见她还可调理,再作打算亦可,如若果真如那些为苏锦书诊治过的医生所言,她着实已丑陋不堪的话,即刻,当场退婚。</p>
这叫一手准备。</p>
两种打算。</p>
……</p>
……</p>
却说,来请苏锦书的丫鬟,在门外站了一下子了,听见房中苏玉娘的喝骂声渐渐止住后,这才敢推门进去。</p>
“二小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