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最底层的老百姓都是过着今天打工,今天吃饭的日子,就是卖自己一身的力气。
不过庆幸的是京城人来人往,商人众多,永远不怕没有活干。
有的老百姓不信邪,继续该干活干活回到家中该干嘛干嘛。
而大多数的老百姓还是遵纪守法,听从上面安排,毕竟他们相信一个愿意为百姓减税的皇帝,应该不是什么的坏人。
↑↑↑
贫穷的老百姓们得到消息只能站到大街上,而官员和富商们的复杂中的亲属们,则是拥有着花园空地。
完全不需要和那些贫苦的老百姓一起去挤大街!
只不过老百姓们可以说是有一个算一个,都非常的听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上面指使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但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就不好骗呀!
这大冷天的让娇贵的小姐夫人们,出来等候,可别闹了,当然如此不听话的人也占少数。
很快官员们都派自家的仆人回家:警告自家的人,都听话
!
↑↑↑
而唐府也已经听到了消息,仆人将消息禀报当家主母唐钱氏。
唐钱氏一听是自己家老爷预测地震,立刻行动起来了。
“赶紧的将粮食和水都摆到花园,让厨房做一些容易吃的食物。”
“还有大小姐呢?赶紧让她在毒屋里边出来!”
“派人去会试门口等着老爷出门呀!”
唐钱氏开始让唐府的仆人都行动起来,而唐府都是唐家家生子,对唐大儒的信任简直是信仰级别,别提多听话了。
“夫人,咱们要不要将被子抱出来?”
“夫人,……”
有的仆人甚至将背后褥子都拿出,准备在花园里睡觉了。
↑↑↑
唐明珠在自己的院子中,置办了大量的药材,已经开始研究药丸,如何将药搓成一个个的小丸子,还能保持药效不变,药到病除!
唐明珠精益求精,不过她天生对毒特别容易上手,然后就想到毒有多种多样,为什么药就不可以呢?
于是,在唐大儒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唐明珠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唐明珠干起活来,头发都不梳,有时候脸都懒得洗,真的是废寝忘食。
不过,确实让唐明珠研究出来了一些常用的小药丸,还没有将所有的方子都改良,只是极个别的常规用药,做到了小药丸,也不失疗效。
正在开心的唐明珠头发都是爆炸乱乱的,没错,她都学会了搓药丸,要不然怎么将这些药搓成小药丸。
唐钱氏等看到自己女儿那糟蹋的样子,都懒得说了,“唐明珠,我可真是无话可说了,我也不想骂你了,赶紧出来,你爹爹预测京城有地震啦……”
“好的!爹爹的话肯定没错。”
唐明珠信心满满的说道,让丫鬟收拾自己的研究成果,将药材什么的都搬到空旷的地方。
而唐明珠想的更多,不管怎样的灾情都会面临着疫情,因为处理不及时,尸体处理的不够快,往往会出现问题。
这一切都是唐明珠的师父一名苗女说的,几年前出身南
疆的苗女,被唐钱氏收留。
为了报答恩情,苗女也看到唐明珠确实是非常有制毒天赋,于是除了苗家不传的蛊虫之外,将很多奇思妙想的制度方法都交给了唐明珠。
对此唐钱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时的她,总觉得自己的女儿去祸害别人,总比别人祸害自己的女儿强。
后来,苗女追到负心男,快意解愁,杀了负心汉之后,就远走高飞,回到自己的苗寨。
现在唐明珠不想制毒了,她想学会制药,学会救人,会制毒,就要会制解药,医毒不分家。
唐明珠家境好,还有宠她的父母,很多医书都能轻松的得到,这就让他在干活的时候事半功倍。
唐明珠坐在院子里,直接席地而坐,拿起自己的白玉捣药锤,开始制备药丸。
“有田七……”唐明珠神神叨叨,研究起来药,六亲不认。
唐钱氏很害怕,还和唐大儒说过此事,不过唐大儒却哈哈一笑,并且表示不入疯魔,怎么算是一名合格的研究人?!
唐钱氏只能表示眼不见心不烦!就是有些愁人呀。
…………………………………………
司徒皇帝得到报信,京城的老百姓们都非常的听话,就算有极个别的存在,也不伤大雅。
老百姓们有多么的听话,后宫中就有多么的难搞,
后宫中的嫔妃,那真是作死小能手,不分任何时候都能作死。
皇后下令让所有嫔妃去御花园,空闲地带站好。
然后同时下令内务府准备出来粮食,还有其他各种物品都需要备料。
嫔妃们又怎么会好好的听话呢?尤其是那身娇体弱的嫔妃们,站一小会儿也就行,那裹了小脚的嫔妃站的时间太长了,容易脚丫子疼。
“不知皇后到底所谓何事?臣妾真的是疼痛难忍,这么冷的天儿,也不能让臣妾们一直等在这里呀……”
最近受宠的刘美人,下面官员送来的“扬州瘦马”,身段柔软,长相绝美,此时苍白着脸说话。
老的妃嫔无人敢说话,继续就这么站着等着。
就连冷宫中的
四位美人,都不说话冷冷的瞅着最近独受宠爱的刘美人,真香,还真把自己当个玩意儿。
叶皇后也不是那么好惹的,虽然叶皇后无子无女,但是谁让皇帝敬重她呢。
此时冷着脸一声,冷哼!叶皇后可不管这些新得宠的美人,都是一些小玩意。“现在要走,也没人拦你!!”
皇后一声令下,无人敢搭理刘美人,毕竟皇后才是说话最算话的那个人,也是司徒皇帝最敬重的皇后,
虽然平时不见皇后有多受宠,但是一到了关键时间,皇上第一个想起来的人永远是皇后。
刘美人看着众人看自己鄙视的眼神,恨的只是咬牙,不留声色的用手摸摸自己的小腹。
这段日子服侍皇上,这月的月事来的稍晚一些,对于刘美人来说,这可是大事,这预计着自己可能怀孕!
“那臣妾就先行告退了~”刘美人微微行礼,带着自己的宫女就离开了。
不管其他人怎么看自己,刘美人可是觉得自己肚子里的可是个金宝贝疙瘩。
“带人去报给皇上,剩下的人都在御花园坐着,对了,别忘了通知冷宫中的翰林们……”
叶皇后对这种小姑娘见的多了,看着都麻木,她不会还觉得皇帝还有真心在吗?
皇宫中年年有新人,年年有秀女,真正站住脚的嫔妃,就是生儿育女的几位嫔妃。
果然有宫女前去禀报给司徒皇帝,直接得到皇帝口谕:管她去死!
后宫中,嫔妃们还是比较信任叶皇后,大家都一样,也没什么挑挑拣拣。
↑↑↑
冷宫中,翰林们正在判卷子,得到消息之后,他们最先做的就是将屋子中的试卷都摆到院子里。
保护好这些试卷,闲来无事,坐在院子中,翰林们安静自若继续干活。
在危急时刻,真的能察觉出来一个人的素养到底是如何?!
………………………………………
京城在司徒皇帝的吩咐下,都在行动时,唐大儒也已经行动了。
由于跟在唐大儒身边的主考纪尚书以及王典院士,已经得到了消息
。
三位主考官外带十几名副考官,简单的交代了事情的重要性。
面临着如此大的事情,所有的官员脸上面露男色,没有皇帝的命令,他们可不敢让这些考生出来,再说让这些考生们真正放弃考试,也不行!
毕竟举子们已经辛苦了多年,怎么可能为了一句猜测的话,而放弃自己的命运了。
“大儒,我们都听您的,您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
纪尚书最先反应过来,态度诚恳的说道,此时人们需要一个主心骨。
“对对对,大儒,您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听您的,我们这就行动!”
官员们此时都庆幸自己不是主考官,不用担责任,就算是有连带惩罚,但是也不负主要责任。
唐大儒心想:你们倒是将我给舍出去了。
首先唐大儒让士兵们将所有的考生的单间打开锁。
考生们还挺吃惊,这考试刚考到一半,开锁是什么操作?!
举子们都能沉住气,并没有大声喧哗,但是他们都等待着一个回答。
每一位举子都算钻出自己的单间,身子咔咔作响,能够站起来直立一下,也算是一件好事儿了。
会试第三次考试,有因为生病而放弃科举的举子,有觉得自己前两场没有考好的举子直接放弃本次会试,毕竟要万一考个三甲进士,“如夫人”,那多尴尬呀!
所以第三场会试直接刷出去了一多半的举子,但是也剩下了大几百的举子们在坚持科举。
举子们没有交头接耳,但是都紧皱着眉头聚集到一起。
此时唐大儒拿着硬纸板做的喇叭,说话的声音经过传播很远。
唐大儒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地震的预测,以及外面老百姓们也都在躲灾,整个京城在皇上和大臣们的努力下,正在积极准备赈灾。
“……我不是独断之人,接下来是否继续进行会试,教给你们自己决定,二十个数的决策时间,打算继续科举的举子,请举起手!
请大家认真决定,监考官员们将一直伴随着你们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