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每次温习完后,程渊内心深处总会冒出几个疑问:这些书中的内容是真的吗?这些书中记载的道理都是正确的吗?
不知从何时起,程渊对书中的内容,生出了许多疑问,也有很多的不认同。尤其是《夏德大经》,频繁地强调人有贵贱之分,是顺应天之道。
对于这点,程渊内心是不屑的。因为在秀才村的日子里,人人都互相尊重,无有以贵贱之分,整个村子都很祥和。设若按照《夏德大经》那样,简直不敢想象,那秀才村还会是秀才村吗?
抛开这些繁杂的思绪,程渊将屋里的钱,贴身放在怀里,左肩上扛着木柴堆,右手托举着装有彩鱼的木盆,准备着往枫镇赶去。
枫镇,周边环绕着罗家村、石家村、秀才村和陶家村,是一处集贸之所。在镇上,不仅可以用木柴换铜钱,也可以用山鸡、竹笋、野果等东西换铜钱,还可以用钱购买生活的必备品:米、油、盐、布等。
秀才村距枫镇,不算太远,也就一两里的路程。
由于秀才村普遍简陋,并没有什么牛车类的,也没有哪户人家能买得起。所以,秀才村的人往镇里换东西都是靠行走的。
一路上,程渊在细思着木盆的三条彩鱼该按什么价格换钱才好,心里也没甚主意。不过,左肩扛着的木柴堆,倒是可以换个两文钱。
随着距离枫镇愈来愈近,看到的人便多了起来。
有的人吆喝着牛车,有的人挑着竹笋山鸡,有的人身穿绫罗绸缎,还有的人背着双手朝着枫镇而去。
程渊往吆喝牛车的方向走去,这吆喝牛车的人,程渊是认识的。
“石大叔好,今天竟然能在这碰到石大叔赶集啊。”程渊笑着向面前的粗壮黝黑大汉打了个招呼。
“是小渊啊,莫不是又惦记着我的糖果吃了。”黝黑大汉调侃道。
每次这黝黑大汉赶集完后,总会购些糖果,而程渊小的时候由于为人礼貌,初次来枫镇的时候,获得了黝黑大汉的友谊,每次碰见总能被分到些糖果。
当然,除此之外,程渊每次都会请教眼前黝黑大汉关于山里拾的东西物价。
譬如,山里拾的木柴堆,放到枫镇东边去卖,能卖个两文钱,放到枫镇西边去卖,只能卖个一文钱,无非就是枫镇东边要多走些路程罢了。还有,每只山鸡,小的能卖个五文钱,大的能卖个十文钱,竹笋小的卖三文钱,大的卖七文钱。
这些知识,都是黝黑大汉教给程渊的。
对于这黝黑大汉,程渊向来敬重,而且佩服得紧。
“石大叔,又在打趣我了。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再吃糖果对牙不好。”程渊摸着自己的头,不好意思的说道。
“对了,石大叔,您帮我掌掌眼,看看我这木盆里的彩鱼,能一条卖几文钱?”程渊笑着继续问道。
黝黑大汉本不以为然,可是,细瞧着彩鱼,突然,眼孔睁得瞪圆,那惊愕的表情特别夸张。
“这是斑斓纹鱼?果真是斑斓纹鱼,也不知你这小子究竟是怎么个好运气。”黝黑大汉红着眼说道。
程渊觉得莫名其妙,不就是三条鱼嘛,咋的石大叔眼睛还红了呢。不过,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精神,程渊还是想询问一番。
“石大叔,斑斓纹鱼,有什么奇怪之处吗?至于这样大惊小怪吗?”程渊看着石大叔问着。
“你这小子,真不知事啊!斑斓纹鱼,可是罕见的宝贝。有了这宝贝,都可以换个官来当当了,也是上面那些当官想收购的好宝贝,一条能卖个百两,都不是个事。”黝黑大汉直愣愣地看着木盆里的三条斑斓纹鱼,眼睛一转也不转,仿佛目光钉在了那三条鱼身上。
“什么,一条一百两,这是多少钱啊?那我这趟岂不是可以赚很多,真好啊!”程渊笑得嘴都咧开了。
“石大叔,我送你一条斑斓纹鱼,怎么样?从小到大,您一直照顾我,我还没给你回礼呢!”程渊抬着头看着黝黑大汉,一副不谙世事的样子。
黝黑大汉听后,内心震动不已。
看着眼前这皮肤白皙,五官端正的孩子,心中莫名的有些感动。当初,只见这孩子知礼懂事,便喜欢这个孩子,每次赶集都分些糖果给他吃,然后给他些山里物价的建议,仅此而已。没想到,这孩子这么重情义。
“小渊啊,这东西太过贵重,大叔我承受不起啊!大叔我也不能昧着良心,这样吧,大叔再给你十贯钱,你看如何?”
看着黝黑大汉那殷切坦诚的模样,似乎不能拒绝,程渊便笑着点了点头。
黝黑大汉从怀里摸出个黄色的布袋子,然后往程渊怀里一塞,便迅速地从木盆里捞起一条斑斓纹鱼,放到牛车的一个装有水的木桶里,然后快速盖上,那动作之快,看得程渊一愣一愣的。
“小渊啊,你这斑斓纹鱼,可以到宝轩阁里去换钱,只有宝轩阁,才有这个财力,那宝轩阁,信誉一向是好的,可以信得过。”黝黑大汉向程渊提出了这个建议,便向程渊告辞离去了。
“宝轩阁,是个什么地方?我倒真想见识见识,看看有什么不凡之处。”程渊望着黝黑大汉离去的身影,心想着一定要去宝轩阁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