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灵魂·心像凌晨四点的天蓝》
灵魂有时也会流落他乡,每一阵吹过草原的风,都有可能让一缕心魂背井离乡,并让那个被寄寓的肉身,从此不断被一阵没有来由的口喝感觉反复袭击。
——《老灵魂·就像风吹过草原》她在竭尽全力把自己毁掉,在磨练出了绝代技艺之后,竭尽一切可能把自己毁掉,越是毁灭得奢侈,越是感觉痛快。就好像我们在童年时候,用一个下午,精心堆砌一座沙堡,却在黄昏来临时候将它毫不怜惜地推倒,或者任由漫上沙滩的潮水将之冲毁,以获得一种自弃般的、向这个世界赌气般的快乐。
——《老灵魂·她要推倒那座沙堡》
但他们还曾合作过,在此后的许多年中间,在《我的小城镇》,在《奇妙世界》,在中央公园的那场让人落泪的演唱会上,他们还曾并立歌唱。好像其中的许多岁月都并没有真正出现,好像裂痕从不曾产生,好像只需要一个眼神,所有的误解还会化解,好像只要其中的一个人拨动琴弦,随口唱歌,另一个人就会不需要任何理由,心甘情愿地放弃他的音乐追求,只为了能够共同歌唱。
就在那样一首歌之间,我们恍若痴狂少年,敢于许下诺言,敢于相信诺言一定会实现,敢于相信青春,相信爱和忠诚,相信人间的一切障碍都会被破解。
——《老灵魂·当西蒙遇见加芬克尔》
他的记忆就这样成为大海的记忆的一部分,被收藏,被容纳。
然而,与此同时,他的记忆也在某处再生了,在每一首他的歌中,在每一个听过他的歌的人心中,他成为无数人记忆的一部分。
成为我的记忆的一部分,而我,也终将成为尘土、野草的记忆的一部分,在另外的人回家的乡村路上飞扬,或者招展。
——《老灵魂·坠落中的约翰·丹佛》
他的记忆就这样成为大海的记忆的一部分,被收藏,被容纳。
然而,与此同时,他的记忆也在某处再生了,在每一首他的歌中,在每一个听过他的歌的人心中,他成为无数人记忆的一部分。
成为我的记忆的一部分,而我,也终将成为尘土、野草的记忆的一部分,在另外的人回家的乡村路上飞扬,或者招展。
——《老灵魂·坠落中的约翰·丹佛》
也许因为,有的时候,人的专注程度和是和外界事物的丰富成反比的,人的心灵被滋养的程度也是和资讯丰富的程度成反比的,简淡的事物有助于沉淀,更有助于把内心的想象力扩展到最大。世界越纷繁,越丰富,越不稀罕,越容易轻易流走,不留下一点痕迹。
——《老灵魂·克莱德曼二十年》在幽暗的音乐背景上,一个妖艳而又清澈的女声,高高悬挂着,仿佛充满诱惑,但似乎又和人间的种种欲望与悲愁毫不相干,像黑暗河流上的白睡莲,丰腴、充满欲念,却似乎又无比纯洁、凛然不可侵犯。
——《老灵魂·黑暗河流上的白睡莲》
那时候在新疆,住在农场的平房里,我家在最后一排,屋子后面就是大片的草地,常常有放牧的人从那里经过,到了晚上就点一堆火安顿下来,大概是图个离村子近,没有野兽,安全些。到了晚上,就在篝火边开始唱歌了,有时候有琴伴着,有时候没有,有些低沉沙哑,有些异常高亢,但都非常哀伤。荒野里,星星点点的几堆火,有时候只是一堆火,黑楚楚的几个人影子,歌和烟一起升上去,上面是天,蓝、紫、黑,没有完全黑透的时候,有点血红的晚霞,后来学会了“苍穹“这个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样的天,但跟那样的天比起来,“苍穹“还少一些什么。
荒郊野外的,怎么睡呢?裹着皮大衣。夜里到草地上听一会那些歌,回来老想着,那么冷,六月里的晚上,都那么冷,就算裹着皮大衣,还不冻透了。
——《老灵魂·在流离中听见》
90年代了,上高中,春天,深夜里,在一幢几乎没有人的办公楼上复习功课。十一点,突然听到楼下有人吹口哨,声音非常微弱,吹的是郑智化的歌。到窗前去一看,路灯柱子上靠着一个少年,又瘦又小,仰着头在那里吹口哨。第二年夏天我才离开了那小城,再也没回去。
都是流离中的声音,流离中,似乎特别容易记得一些声音、气味,而唯独忘记走过的路线。
——《老灵魂·在流离中听见》林荫道是城市中间一段小小的宁静,是世俗生活里暂时的幸福、暂时被放纵的颓然和感伤,走得理直气壮,感伤得理直气壮,即便有孤独,也孤独得非常开阔,却终究要走过去。那些有着“林荫道气质“的歌,都有某种类似行走的节奏,都有某种近乎奢侈的感伤,只属于“林荫道“的感伤。
林荫道有它自己的歌,甚至每一个街道、每一个地铁,每一个拐角,每一个陌生人,都有属于它的歌。我走过的那些林荫道,也正等我再度重临,等我在心里,为它们配上属于它们的歌。
——《老灵魂·林荫道之歌》
大河会干枯,石头会风化,青山易改旧时颜,而月亮在人类寿命可以抵达的极限时间里,始终存在,始终不变。我们和二十万年前的类人猿望的是同一个月亮,我们和地球另一头的人凝望的也是同一个月亮。月亮,具有某种永恒不变性、跨越地域性。它可以是见证,可以是坐标,可以是打破时间空间的钥匙,是一根柱子,栓住浩若烟海的记忆库里的某几个刹那。所以,《大话西游》里回到过去的宝盒,被叫做“月光宝盒“,于是,月亮,常常被当作爱情专一和深切的象征,被用来凝注思念、等待,被用来期待重逢、相见、幸福。
——《老灵魂·月亮之歌》当日在泰坦尼克号上,他们中间有个天大的障碍……障碍像外来的病毒,激起了免疫觉醒,爱因此来得格外狂热,这艰辛的过程转移了当事人对彼此的审视,促使本来陌生的当事人迅速结成同盟,克服障碍所付出的人类劳动,更使得这爱增值,是障碍使他们爱上了对方,甚至有可能,他们只是爱上了障碍。而在那恬静的“革命之路“小区里,障碍不存,爱将焉附,当外在的障碍全部消失,彼此就成了障碍。
障碍比通畅更能激发狂热。“受挫--克服障碍--再受挫--再克服障碍“这个过程,会不断提高当事人的心理阈值,让热情愈发蓬勃。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若杰克和露丝未曾生别离》
科研结果表明,人类的潜意识里有种“生物裙带“关系,这种隐秘潜伏的关系,令人更容易相信与自己相貌相似的人,即便是陌生人,只要与自己有相似的因子,就更容易赢得信赖与亲近。另一种说法较为神秘,那就是人都有双重生命,此时此刻,这颗深蓝色星球上,某地某处,必有一人,与自己犹如双生,你疼我痛,你欢我喜,你亡故,我便无故悲伤,犹如《薇罗妮卡的双重生活》中那惊心的一幕幕。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人人心中有一个薇罗妮卡》让剩下的时间尽量丰盛起来,让生命的密度尽量瓷实一些,是唯一的自救之道,是对抗人生终极问题“人生意义“的唯一方法,是抵消茫茫宇宙自身如此渺小感觉的唯一路径。
席慕蓉写过,她向别人请教如何能让植物花开得更加茂盛,得到的回答是:“在根部砍上几刀,再在伤口撒上几把盐“,她这么做了,那个夏天,花开得近乎疯狂。任何物种,在遭遇危机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繁衍,竭力开花结果。要对抗冰雪,就用花朵,对抗刀斧熔浆,就用花朵,对抗时间,就用花朵。此时此刻,唯一能做的,唯有开花结果。尽管他们告诉我,宇宙生灭轮回,不留痕迹,一切华美都是浪费。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自救之道》恐怖片里没有政治?生或者死,是最大的政治。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谁先死?》我们总觉得,只要为恶行找出理由,找出规律,只要自己避免了这些原由,行端坐正,就可以善始善终。我们甚至一厢情愿地以为,恶行通常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式的,恶棍也有过去,有内心、有感情、有反省,作恶也有因由,在紧要关头,没准还天良发现--其实我们还是参照着善去塑造恶,因此想象力有限,只允许他们比我们坏一点点。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非陀思妥耶夫斯基式恶行》当电影中用爱或感动,作为一件事的解决办法的时候,说明它在现实中的真身已经难获解决之道了。爱被当作了解决的制度。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把老板娘嫁给老板》一个人对待别人的方式,不过是当初别人对待他的方式的镜像,很少有人能够例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贞子,在自己终于有机会控制别人的时候,提示自己曾经的遭遇。所以,遇到别人恶劣的对待,愤怒之外,加上怜悯。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贞子》我们在那些过于严肃宏大的事件、场合、时间里的一切等待、忍耐、克制,为的其实是那些余兴时刻,那些可以自己做主的时刻,那些和自己愿意生发出默契、培育出深情的人诚实相对的时刻。犹如在漫长的冬天之后,求一个夏夜,在白开水一般的日子之后,求一次葡萄酒狂欢。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我的故事这才开始》这是很多秘密永远会沉没下去的原因,不知道秘密,是因为并没靠近秘密的核心,而一旦接近了秘密的核心,也就等于接近了利益的核心,就会竭力呵护与它有关的一切。保守秘密,是一种最基本的歃血为盟,表示自己将这个圈子视为利益共同体,甘愿和这个圈子同荣同损。保守秘密,是进入利益核心的真正标志。动不动揭发秘密的,一是门外汉,另一种是出局者,例如破产的罗兆辉。
我们都不知道那些真正的秘密,因为没资格,一旦有了资格,就会保护秘密。真正的秘密,其实都停留在不肯揭开秘密的人手中。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用爱情把他灭口》仅凭一件事物的美感,我们就可以轻易判断出它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美也是依照等级进行不公平分配的,在这个等级金字塔上,越往下,所分配到的美感资源越少。尽管,以较少的成本,也可以实现某种简单朴素的美,但整个世界更愿意以稍高的成本实现丑,并把它强加于人,以赋予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丑陋外壳的方式,框定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位置,其中的潜台词是:你只配享用这种程度的美感。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保安的那身衣服》按照时尚的法则,制服,最终都得成为欲望的制服,从士兵、工人、消防员身上,转移到那些格外需要强调男子气的人们--男同志男明星身上,然后再向着人群蔓延。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情迷白T恤》总有那么多人,试图使自己沉闷的生活起点波澜,哪怕是以主动成为疑犯的形式。平静的生活,对一些人是福祉,对另一些人是毒药。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认罪者》现代媒体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天然的,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关系。但最后呈现出来,却常常是一副无辜的模样。而且,越是深思熟虑的关系,越是显得无辜,就像越是老道的妓女,越是显得清纯天真。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深思熟虑的关系》
爱的唤醒功能--爱会促成一个人的自我觉醒,让人和世界发生深度接触,是触及灵魂的试炼,从这个角度再看《睡美人》童话,就会发现其中深刻的隐喻,被纯白世界庇护的公主,仅仅是遭遇诅咒经历磨难,还不足以使她成为一个完整的、清醒的人,一定要被另一个人吻过,她才会醒来。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爱是最好的唤醒》
雕虫小技是人生的繁冗花边,是额外追加的无用功,是自恋者的吆喝,是性魅力扭曲的展示形式,不在于使人生有趣,而在于吸引注意,在于无休止地分散精力,把人生割裂成眩目却无用的碎片--但,不用在这些地方,又能用在哪里呢?所有的雕虫小技,都在提示它的主人的时间是没有价值的。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人生的雕虫小技》
要使一部电影获得色情感,最好的办法是适当地抛弃动机。使色情片成为色情片的,是它们不给色情提供动机和观看的理由。给不给动机,是成人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分野,是东欧的地下虐杀电影和被视为经典的暴力电影的分野。给大众看的东西,上台面的东西,都得是安排好动机的,得给出“他们何以如此“的理由。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有没有动机》所有人的奋斗史,其实都可以缩略成一部影像史,一个人的上升史,完全可以用在影像中的变化来标记:一、在影像中的位置,二、占据画面比例的大小。造就偶像的关键,也在于不断提供足够大的影像产品,将群众催眠,大特写固然必不可少,大幅照片更是必备之物。一个人,只要相貌在水平线上,智力谈吐不过分失格,就有成为偶像的潜质,剩下的,只是如何争取到被放大的资格。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五十英尺高的女人》
我们那些以偷拍流出、隐私外泄流传于世的影像,甚或“青岛小琴“、“工行女“、“兽兽视频“,以及那部由三线明星出演的《农民伯伯乡下妹》,之所以不美,是因为它没经过“文化的调节与塑造“,有种久经压抑之后的粗鄙,它的来历和传播方式,也使观者背负罪责感。对***的那种夸大了的向往和热情,就是对这种粗鄙的鄙视,和对这种罪责感的逃离,以及对欲望被正式被正名的渴望。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波段》电影《色,戒》也帮我解开了一个很久以来的疑问(我借用的是《女文工团员的最后下落》里的句子),那就是张爱玲为什么突然枯萎了,不论是在文字的产量上,还是在文字的气质上,为什么她突然那样枯寒萧瑟?因为电影《色,戒》,我知道了。以前的张爱玲,似乎知道人生的真相,其实她不知道,她是装作知道,她还是个年轻人,她只有知道的潜质,她的知道是预设的,是戏剧化的,所以她的小说不论再冷峭绝望,骨子里还是热爱,文字那样丰润饱满,胡兰成以后、大时代之后,她才真正知道了人生的真相,所以,《秧歌》和《赤地之恋》都可以当作恐怖小说来读,废墟、失踪、屠宰、黄河边荒凉单调的广播女声、枣林里的人皮,她被她看到的和了解到的人生真相吓坏了,她只有像个证人保护计划里的证人一样,躲到远远的、荒凉的地方去,尽力不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即便说出来了,也没人信,她被毁了,她再也丰润不起来了,她从此只剩下了“才“,再也没有了“华“,《色,戒》也是一样,《色,戒》有才无华,《色,戒》里有一个潜在的黑水潭。而之前的张爱玲,到底还是一个红粉,貌似颓废美丽,绝望地说着冷笑话,但还是红粉,心里若有所盼,黑夜的月亮在她看来,也犹如亮晶晶的凤凰胸脯,而后来的张爱玲,是一个黑水潭。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红粉与黑水潭》
人在选择做某件事的时候,常常会忘记了,自己也有选择不做的权力。所以,《花样年华》里的周慕云和苏丽珍,在自己的妻子和丈夫都另有隐情的时候,在周围的人也都狗苟蝇营的时候,在所有人并不在乎他们是否清白的时候,还要刻意地“不和他们一样“,大概不是出于矜持,而是要掌握性爱的主动权。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有性表达权,也有性拒绝权。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愈禁欲愈浪漫》
那是存在于梦境、思维或者空间里的另一个世界,是另一种人生。那个世界,那种人生,或许正是我们某部分乡愁的真正来由,夕阳西下时刻没来由的惆怅,落叶长街上不明原因的孤寂,或许都因为,那个世界不能和我们合二为一。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第二人生》
那是存在于梦境、思维或者空间里的另一个世界,是另一种人生。那个世界,那种人生,或许正是我们某部分乡愁的真正来由,夕阳西下时刻没来由的惆怅,落叶长街上不明原因的孤寂,或许都因为,那个世界不能和我们合二为一。
——《为了报仇看电影2猛虎细嗅蔷薇·第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