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人胆敢再我知府府衙闹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方才他们在门外的动静不小,没用文书通传,杨成栋就从书房走出来了。
文书见状立马上前,凑到杨成栋身边耳语,想必是在说方才发生的事。
说完,杨成栋才把目光转到了后面两个人身上,最终定在了身着一身黑衣,头戴帷帽的女人身上,他眯了眯眼,是前几日在城门口有过一面之缘的人。
“说说吧,找本官什么事?若交代不出什么要紧的来,那你们也就别想站着走出那扇门。”他目光越过二人看着他们身后的大门,语气不善。
不过这也怪不得他,他在这儿可谓是顺风顺水许多年,头一次遇见有人胆敢直接挑衅上门的,只是看这两人有些功夫傍身,有了些收为己用的打算,这才没马上动手收拾了他们。
而且他也颇为好奇,这两个人究竟跑他这儿所为何事,单纯挑衅无异于送死,显然不太可能。
“想请知府帮忙找一个人。良修瑶开口道,“一个书生。”
闻言,杨成栋禁不住挑挑眉,不知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随我来吧。”
杨成栋转身进了书房,良修瑶紧随其后跟了进去,王骁本欲跟着进去,却被那个文书拦在了前面,但他可不会顾及这文弱书生,但不等他动手,良修瑶的声音传进了耳朵里,“在外面等我。”
王骁这才安稳地站在了原处。
书房中
“条件是什么?”杨成栋先开口道。
虽只有两面之缘,但他很清楚地知道眼前的女子绝非无脑蠢货,既然敢上门来求他帮忙就一定有可以让他点头的把握。
“你需要什么,或许我都可以帮得到你,但前提是你要帮我找到顾子书,找到他我这条命就是您的了,任由大人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良修瑶悠悠回道,提到顾子书三个字时更是有想要将其挫骨扬灰的咬牙切齿。
顾子书,就是让她获取杨成栋信任的筹码。这样的做法对她来说可谓是一箭双雕。
相信以杨成栋的能力,在凉州城找一个人是很简单的事情,查一查他来凉州之前的经历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他必定查不到尚贵嫔身上,入宫的妃子身份经历都是封起来的,所以良修瑶丝毫不担心被戳穿,当她所说的事与杨成栋可查之事全数对上,获得信任便是水到渠成的。
“当年是他对我背信弃义,不告而别,我这张脸也全是拜他所赐,这么多年隐忍不发,就是为了等到今时今日能亲自找到他做个了断,偌大的凉州城,以我一个无权无势的女子的微薄之力想找一人无异于大海捞针,所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求助于知府大人,我所说绝无半句虚言,相信以大人之能想辩证真伪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做完了断,我在这世间便再无牵挂,这条命以后就是大人您的了。”
一字一句声声泣血,配上她隐忍不甘的表情让人不得不信她就是个为情所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报复负心人的苦命人罢了。
杨成栋拧着眉听她所言,面上虽没有什么表示,但实则心里早已相信了大半了,而且正如她所说,此事他若真想验明真伪只要遣人去查查便是,她也犯不着在他跟前儿撒如此拙劣的谎言。
而且他也确实看中了这女子身上的胆识和谋略,身边还带着一个功夫过人的孩子,这样想着,他十便十分利落地答应了,“好,本官答应你。”
事情进行得比良修瑶预料中的还要顺利,接下来的几天她只需要
老老实实地待在知府府邸静静候佳音便是了。
三日后
“看来她确实没有骗我呀。”
杨成栋听手下的人说完调查得知的消息,才彻底放下了对良修瑶的疑虑。
关于顾子书的事情确实与她所说都能一一对应上,当初他只身从京城来到凉州城也确实毁了一桩婚事,至于原因也只有他自己知晓了。
而如今这人正在凉州城东的一所私塾做教书先生,还有一名女子常常伴在身侧。
当然这件事他并没有如实告诉良修瑶,只是告诉了她此人所在何处,至于两个人之间的私事,他并无意插手。
良修瑶按他所说的地方很轻松地找到了顾子书。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是良修瑶第一眼见到顾子书时,脑中自动浮现出来的八个字。
木门缓缓打开,露出一张眉目温柔的脸,看到门外陌生的两个人,他短暂地露出一瞬疑惑,而后十分礼貌地开口:“两位登门造访,所为何事?”
“我找顾子书。”她回道。
闻言,眼前的男人微微一怔,才说道:“正是在下,进来说话吧。”
可刚一进门,良修瑶就看着屋里的女子呆住了,她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么多年都过去了,顾子书成家立业是多么正常的事呀!
“她是谁?”
良修瑶忽然想起尚贵嫔心心念念,卑微地跪在地上求她的样子,问出的话都带上了质问的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