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让虽然赞同花幕池所讲,但在他心里却总是不相信自己身世离奇之说的。
“拾珠楼号称江湖世事无所不知,何不到哪里去查看相关典籍,看看这事情到底是真是假。”花幕池说道。
萧让原有此意,便一口答应了下来。而眼下时间也还不算晚,萧让索性来了个说走就走,便随着花幕池一同返回拾珠楼去了。
二人抵达拾珠楼后,花幕池便叫萧让先行坐下,她则逐层奔走的去找寻对应的典籍。待得一炷香之后,一堆发黄发旧的各式书籍便如一座小山般的呈在案台之前了。
“这些都是与那赵氏隐主相关的秘闻奇谈,不仅涵盖了你信中所讲的种种前情背景,更包含了与之密切关联的各类悬疑旧事。相信我们可以从中找出一些线索和答案来。”花幕池饶有兴致的说道。
萧让难得见到花幕池这般起兴,便和她一道逐本翻阅起来。而首先发现线索的却是萧让,他在一本名为《武林杂谈》的古典里找到了这赵氏隐主的渊源。
萧让于是细将通读一遍,这才知道其中的前因后果。原来,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原后忽然暴毙,不久其胞弟赵光义便继位登基,史称太宗皇帝。只是太宗继位后,赵匡胤的子嗣皆要离奇死去,世人遂都要认定“烛影斧声”传闻属实。在此悲恨情形之下,燕王赵德昭之亲信便将他出生不久的一个儿子带出皇宫,如此才叫太祖一脉流传下来。
读到这里,萧让亦是要憎恨那赵光义弑兄夺位的卑劣行径了。
“赵光义为了当皇帝连自己的亲生兄长都敢加害,真是可耻可恶。”萧让骂道。
花幕池却只轻描淡写的说道:“帝王家的事情不都是这样么?况此事早已作古,你还是把心思放在找寻自己要找的信息来吧。”
萧让点点头,便又继续拜读下去,却这才发现那位被燕王亲信带走的婴儿长大成人后奋发图强,终于在陇西一带站稳了脚跟。再加上得到燕王旧部的多番扶持,这一脉孤出之人又逐渐的开枝散叶,最后形成了“历三代而子孙百人”的繁盛局面。
萧让觉得这名孤儿历经苦难,能得到这样的结果也是好事一件,便终要眉宇舒展开来。
但花幕池却无动于衷,她只继续帮萧让翻阅其他的有用典籍。而一旦发现任何有益线索,她都会将这一页折叠一角留作记号。是以等萧让读完这本野史杂书后,花幕池的案前已经堆满了她做好记号的书籍了。
“原来那位燕王亲信在婴儿长大成人后把一切原委都告诉了他,而这位婴儿得知自己这般悲惨身世后,遂立志要刺杀赵光义为父母报仇雪恨。可惜流落民间的他力量太微弱了,就算这份复仇之心再强烈,他都近不得皇宫墙院,又谈何报仇雪恨?”萧让遗憾说道。
花幕池却冷冷一笑道:“他若只想杀之报仇,又有何难?”
萧让不解,便问花幕池为何会觉得刺杀赵光义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并非说他刺杀赵光义是轻而易举之事,我说的是他要替父母报仇容易达成。”花幕池轻轻一笑道。
此话就更要叫萧让听得稀里糊涂了。不过没关系,因为花幕池并不是一个喜欢向他卖关子的人,萧让有任何疑问,她都会为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