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冯紫英拱手道,“皇上乃为天子,说出来的话自然是天理,还请皇上决断。”
水瑾看了一眼冯紫英,行啊,以往都是那些大臣们吵来吵去,最后自己吵得没声音了,现在这冯紫英将王元书骂了一通,又将事情推自己身上来,果真是好啊。
“既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人也是天作之合,毕竟都是人家家里的事情。”水瑾摆摆手,“又何来有违天理。”
“皇上圣明!”冯紫英和贾兰上前大声说道,其他大臣也上前附和,给冯紫英和贾兰道喜,独留王元书和武通不尴不尬的站着。
一下朝堂,众位大人都围着冯紫英和贾兰道贺,希望讨杯喜酒,对于他们来说,两个男人结合压根就不是事儿,看的都是皇上的意思。
看样子皇上对冯紫英和贾兰的事情赞成,那么他们自然也都祝贺,谁都不想得罪这未来可能是权勋贵族,未来大有前途的年轻人。
“兰儿,什么时候来我家提亲啊。”一上了马车,冯紫英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要不然我去你家提亲,现在娘同意了,我爹也乐见其成,就连皇上都赞成,咱们早点在一起呗。”
“让我想想。”贾兰靠在马车的软枕上,嘴角的勾起,显示他现在的极好心情,“咱们是娶还是嫁?”
“看你的意愿,我都可以。”冯紫英勾住他的肩膀,让人靠在自己怀里,“只要赶紧成亲就好了。”
“高兴吗?”
“高兴。”冯紫英在贾兰脸上亲了几口,“你现在可是光明正大的是我的人了。”
贾兰又在他的嘴上啄了几口,“我也很高兴,让娘定个好日子吧。”
“哎!”冯紫英又跟贾兰缠绵了一会儿,才恋恋不舍的放他去通政司了。
今日朝堂的事情,一石激起千层浪,没过多时,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件事,都在当茶余饭后。
也有许多老臣上书,只是水瑾一直都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
皇后做了一盘新鲜的时节糕点,送去了乾清宫。
“皇上,请用。”
“梓童有心了。”皇上放下朱笔,咬了一口皇后新做的茶点,赞叹了几句。
皇后一笑,千娇百媚生,拢了拢耳后的头发,“皇上似乎很是着重冯将军和贾大人,这两个孩子的确是人中龙凤啊。”
“是,我很看好他们。”皇上放下糕点,靠在龙椅上,“冯紫英有他爹的风范,比他爹更甚,假以时日必定是一名名将,贾兰文采出众,博思敏捷,头脑灵活,他在陈州做得很好,可以说林如海把他教的很好,日后恐怕要比林如海还要出色。”
“这两个孩子还真是人才,能的皇上如此看重,也是他们的福分。”皇后笑道。
“他们一文一武,正好。”水瑾道,“梓童的手艺愈发精尽了,只是朕今日事务繁忙,不能多陪你。”
“国事要紧,臣妾先行告退了。”
“嗯。”
皇后得到皇上的准话也就放下心来,去打发一群来探消息的命妇,让她们吵得头疼。
至于贾兰和冯紫英,皇上对他们的评价如此之高,这么看好他们,让皇儿们与他们结好也会是件好事。
“一来恭喜贾大人康复,而来恭喜贾大人喜结连理。”穆然眨巴眼睛道,“可别忘了请我们喝喜酒。”
“那是自然,到时候礼金可不能少。”贾兰也是极好的心情,转头又对李准道,“什么时候能喝上你们两个人的喜酒。”
李准道,“快了,不会辜负贾大人的期望的。”
“那便好。”
“你,你,你要跟谁成亲。”穆然一下子变了脸色,噌的一下道李准跟前,“你,你....”
“除了你,还有谁。”李准面不改色。
穆然红了脸,哼哼唧唧的,“这还差不多。”
贾兰但笑不语。
“你说他们,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原添礼砸光了屋子里瓷器,满脸的妒恨,“凭什么贾兰这么好运气,让英哥哥对他鬼迷心窍,我一定要揭穿他的真面目,这个贱人,贱人!”
冯紫英去了大理寺,正好碰上急匆匆出来准备看戏的何重钦,发觉冯紫英办点事都没,甚是奇怪,正好派人去盯着皇宫消息那边的侍卫回来了,何重钦这才知道,白了脸色,再看看冯紫英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何重钦皱起了一张脸,还勉强笑着,“真是,真是恭喜冯大人了。”
“哪里,这不还是多亏了何大人,让本官感激不尽。”冯紫英淡笑。“本官成亲之日必定请何大人来喝喜酒啊。”
何重钦的笑一直僵在脸上,就连冯紫英什么时候走了都不知道。
贾兰和冯紫英在十里亭等着冯绍天,今日冯绍天要回来。
马蹄奔腾。
冯绍天一如既往的硬朗,看到冯紫英和贾兰问了一番,再问问京城之中的事情。
“这个老匹夫,胆敢弹劾你们,看老夫不踹了他家的大门。”冯绍天护犊子的心燃了起来,还是冯紫英和贾兰劝下来,否则冯绍天真的能杀到这王元书的家里,踹了他家的大门,用鞭子抽他了。
冯绍天知道皇上同意他们二人的事情,哈哈一笑,拍着贾兰的肩膀,“走,儿子,到兰儿家里去提亲。”
“哎,好,爹。”冯紫英难得的一次乖巧,跟在冯绍天身后,说去就去了。
贾兰扶额,看着前面的两个人急忙跟上去。
李纨还坐在家中,就见未来的亲家风尘仆仆的前来提亲,都还没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