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兰把给老道看的无患子再次掏出,放在董有林的面前:“让你在上面雕莲花座,能行吗?”
董有林搓搓手:“得试一试,没有图样,我也不晓得如何下手。”
“嗯,我回头画给你。”
李英兰是行动派,事情起了头,就没有骤然停下的道理,她回屋插上门,一闪身回空间了。
把脑海里面今日看见的念珠纹样,用纸笔描摹下来,立体的转为平面,李英兰废了很多纸,才终于有了满意的图样。
拉开房门,看见董有林坐在院子里面整理他买回来的木匠工具,知道是在等自己。不废话把图样递给他,让他去练手。
夜里,董家的火房,灶台烧着大火。
李英兰让方氏把以前存起来的无患子果核全部翻出来,下锅煮制发黑以后摊在簸箕里晾干。
一觉醒来,董家俩兄弟的新活儿来了。
他们要把每一颗果核都打磨抛光,李英兰只抱着手在旁边看就是了。
董有林兴许真有做手工的天赋,李英兰认为在小物件上雕刻很难,这事儿都让他办成了。至此李英兰手里捏着一颗莲花座样式的无患子,对儿子大肆夸奖。
“有林你做得很好,继续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我相信你还可以做得更好!希望你只继续超越自己!”
一碗心灵鸡汤灌下去,董有林信心倍增。
余下的时间,多半是董有林废寝忘食在雕刻,他把莲花座练熟了就开始雕麒麟眼,最后是弥勒佛的笑脸。
眼见快加工好了,她去一趟郑家,知道他们每日做完生意要归家,便麻烦人帮自己带一卷天蚕丝回来。
董有林忙碌完了,又该轮到妇女们上场。
李英兰领着方氏、杨氏、三丫几人,争分夺秒地串念珠。
不做红豆年糕汤,仍有新的活计忙,方桂香和董有果是开心的,这代表着家里又要有进项了。
杨秋花却一脸郁闷,有婆婆整日守在旁边,她压根没有躲懒的机会。
串念珠很简单,只需要细心就可以,但这活儿枯燥,杨氏自认和她们聊不到一块去,每次都抓一把自己在旁边忙。
反倒是李英兰和方氏两个人,越相处婆媳关系越好了。
杨秋花看在眼里,涌起满腔的嫉妒。
呵,不就是会干活吗?除了会做饭会干活,她方桂香还会干什么?
终归不如我,一定是还没人发现到我的美,不然能有你们的事?嫁给董家真吃亏!
李英兰也不忘观察杨氏,她发现在外能言善道的人,回家以后就不吭声了,每每她一吭声就少不了一顿吵。
其实她翻了翻原主的回忆,从前在古华村的时候,杨氏倒不是现在这般讨人嫌,啥意思?觉得她们不配搭腔说话?她搞不清楚杨秋花的想法了。
人多力量大,所有的无患子果核都被二次利用,做成了念珠。
李英兰挑一串雕工精细的麒麟眼留给老道,其余的随她坐着赵家借来的驴车,一同来到真元观。
第二次来,把念珠按不同的颗数和纹样全部整理好,放在桌上等道长查验。
来人还是上回的老道长,李英兰知道对方的身份了,竟然是真元观的高功,经堂执事首领,也是主持斋醮礼仪的法师。
李英兰没想到对方地位竟如此崇高,立马又添几分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