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十,董花生午后回村,还带来一位朋友。
李英兰打眼一瞧,自家小院里站着一位红袍玉冠、神采奕奕的小公子。
“阿奶~他叫甄挚,是孙儿的同桌!”
甄挚莫名紧张,上前拱手作揖:“李奶奶新年万福!”末了,示意小厮拿出准备好的贺礼。
受了礼数,李英兰和蔼地点头接过新年礼:“以后来家里玩,不必带东西。”
董花生推了他一把:“听见没有?我就说我奶奶和善可亲,最喜欢小孩,真的无需送礼,这下你可相信了?”
甄挚尴尬地红了耳根,听说董花生邀请自己上家里玩,他激动地挑选礼物。结果董花生说,什么也不用带,他觉得空手上门,不合礼数。
甄挚身边的小厮,埋着头用余光扫了一眼这个小院,该怎么说?甄府的下人房都比这里好,他是万万看不上的,不知为何小公子非要过来。
小厮上前耳语:“公子,既然已经来拜见过了,咱们就回去?”
董花生略显失望:“刚来就要走?不留下来吃饭吗?我阿奶做饭可好吃了!”
甄挚已经不止一次听董花生提及他奶奶,今日过来相见多半也是出于好奇,他难得偷跑出城一次,也不想立即回去便道:“吃了饭再走。”
董花生的脸色转阴变晴,高兴地领着他去其他小孩一起,到自己家鱼塘钓冬鱼,董家两兄弟陪着去砸冰。
因为要招待锦衣玉食的小食客,李英兰特地将菜式的颜色丰富起来。
鸡胸脯肉裹上蛋液和生粉,炸制金黄酥脆,用包菜丝垫底,配上番茄酱。
剩下的油不浪费,先过滤一道残渣,再拿老南瓜和面揉了,裹上芝麻炸成南瓜饼。
家里吃不完的青菜、白萝卜,切洗干净翻炒垫在锅底,上面放的是烩牛肉,架在小火炉上慢慢煨开。
等孩子们回来,收获两条半斤重的鲫鱼,拿它炖了一锅鲫鱼豆腐汤,这便开饭了。
董家过年,吃的饭菜不带重样,他们光是想一想就咽口水,一喊开饭就整整齐齐坐下。
小厮不肯同席,非要守在门口,李英兰只得单独盛一碗饭菜给他。
好奇地拿眼睛往里面打量,小厮看见他家小公子竟然和乡下人同席吃饭,他努努嘴,有点不开心。
看着饭菜的香味,他夹一块炸鸡放嘴里,荤腥的油香和鸡肉鲜嫩的汁水同时在嘴里爆开,他现在一句话埋怨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相较于小厮的狼吞虎咽,甄挚倒还稳得住,吃饭时细嚼慢咽,但是筷子没有停下来过。
一顿饭饱,董花生悄悄问他:“怎么样?”
甄挚眼珠子一转:“什么?”
“别装,有没有你家厨娘做的好吃?!”
甄挚低头思索了一会儿,忽然展笑:“不告诉你,真想知道,你来我家吃饭啊!”
“嗳~你耍赖!”董花生气恼。
甄挚和董花生一同返回府城,这些日子,董花生早晨去文秀才家听讲,午后回乡村,他乐此不疲地奔波,多半是因为舍不得要走的两人。
转眼来到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知府下令张贴告示,元宵这日府城办灯会,董家提前来到府城,大家吃过汤圆,等天色稍暗,便一齐上街观灯。
这回元宵灯会比之中秋,办得更加盛大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