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后面还有更艰难的路要走,董花生第一反应是退缩。
他其实是个有玩心的孩子,别人在走鸡斗狗,他在背书默写。
他为了考秀才失去了童年的无忧快乐,还以为考中秀才就轻松了。
董花生默默走进家门,看着一家人的笑脸,他想退缩的话挂在嘴边,没说得出口。
李英兰一招手,叫大家都进堂屋。
手里握着热茶,将自己穿越的事情抹去,娓娓道出逃荒时与崔得贵的瓜葛。
董家人竖着耳朵听,他们心底翻涌起惊涛骇浪,眸色沉得和潭水一样深不见底。
董有森仔细一琢磨,目光投向小花生:“往后咱家和大裕荣再起冲突,只有仰仗小花生了。”
“只要他考中举人,咱家就能翻身做士族,官商不走一条道,不论大裕荣再如何富贵,也不敢与官斗。”
李英兰心里也是这么想,只要走官道,她家就不用凭着一点旧日恩情,等着知府大人施恩。
董花生狠狠咬了下嘴唇:“是不是当官,就能保护咱们家?”
其实这个答案是所有人公认的,董花生表情阴晴不定了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
“我会努力考科举,保护奶奶保护咱家。”
董有林重重拍儿子的肩:“你比爹有出息。”
李英兰心里感动得不行,这么小的孩子就要肩负重任,科举这条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上京赶考要学的知识更加复杂,她现在能帮忙的地方越来越少了。
看着董有林与董大郎神似的脸庞,李英兰调整情绪继续提议:“先不想赵家,咱们得回村祭祖,将喜讯告知董家先祖。”
董有林大为振奋:“是啊,咱家董氏一族,世世代代耕农,总算出了一个读书人。”
……
马车刚进村,就见村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村民们穿红戴绿,夹道相迎。
“这也太隆重了吧。”跳下车,李英兰惊叹。
毛村长喜不自胜迎上来,颤颤巍巍牵着董花生的手,慢慢走向村子。
“你可是咱村第一位秀才,咱村终于有秀才了,哈哈哈~~~”
毛村长畅快地大笑几声,一口痰堵在喉咙,咳咳几声,松开董花生掏出帕子捂住。
他年迈的嗓音沙哑又充满欣慰,对村民们说:“现在咱村终于又有出息的后生,咱村会越来越好!”
“是啊,村长说得对。”
村民们七嘴八舌,簇拥着董家去往北崖坡,谁也没注意到毛村长手里的的帕子沾有血迹。
董花生庄重地亲手将秀才捷报呈上到祠堂,这里放着董大郎的牌位。
他家在盖房子的时候,专门僻出这么一块地方。
“爷爷,孙儿是秀才了,您帮孙儿给天上的祖先带句话吧,好叫祖先都开心开心。”
李英兰在旁边,心里念念有词,原主啊,你放心投胎吧。
祭祖完毕,接下来定然要举办一场答谢宴。
他们得感谢改茶村的乡亲们,尤其是村医、村长、赵家等人。
董家一路走过来,多亏有了他们的扶持才得以顺利安家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