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众人闻此,纷纷振臂高呼,喝起彩来。
荀渡继续说道:“即将开始的二人赛,以擂台赛形式进行,由参赛者自行组队,到场上争夺擂主之位,擂主需一直守擂成功方才取胜,若被攻擂者击败,则攻擂者成为新擂主,继续守擂。一盏茶之内,若无人挑战,擂主则直接取胜。”
听到这里,不少人已开始摩拳擦掌,虽然不见得他们中有人要参赛,但光听这类似于“车轮战”的规则,便知道,这场比武绝对比之前的几场都要有看头!
荀渡见状,高声宣布比武开始后,离开了石台。
见荀渡离开,人群之中站出两男子,相继往石台处走去。
二人中的一人颇为高大,披着一身长袍,身后背着一柄嵩山宝剑,目光绕是高傲,正是那五岳五派并举的箫兴之。
箫兴之身旁那提刀少年,个头稍矮,相貌平平,留着可见的胡须,衣着却甚是华贵不凡,正是四方宗门并举的孙宇。
二人登台,四下嘘声一片。
“他俩怎么一起上了?”
“是啊,来热场子的吧。”
“哈哈哈!”
“你小声点,人家那里有人看着呢!”
人群中,几个人见箫、孙二人登台,不禁嗤笑起来。
这也是自然,箫、孙二人均在前番比武的第一场中便落败,此时还敢组队一起上来参赛,不知是勇气可嘉,还是来博人一笑。
但在看到观战席的一侧,四方宗门和五岳五派的长者坐在一起,神情无比严肃后,说笑的几人不想横生枝节,于是连连止住。
箫兴之和孙宇走上石台,看向观战席处,见自己门派中的长者点头后,才相继拔出刀剑。
“五岳五派箫兴之,四方宗门孙宇守擂,何人应战?”荀渡在一旁抬声道。
听得此话,四下已有几人准备上台对战,但都还未及登台,便已有两人踏步而至,捷足先登。
见到登台的二人,原本欲登台的几人连连退下,箫兴之、孙宇二人也都打了个寒颤,往后退了几步。
来的这二人,乃是一道一僧。
这一道士,身着宽松道袍,背着细长剑锋,面色淡然,眉宇微张,瞳眸深邃,给人以温润如玉的感觉,正是武当张怀秋。
而那一僧人,身着纳衣,手持禅杖,面容清雅,气宇超凡,一双深邃的明眸中带着些许灵气,正是少林予嵚。
“这!什么情况,他俩怎么一起来了?”
“就是,武当少林同为天下第一派,如今一起参赛,谁敢与他们对战啊?”
众人见张怀秋和予嵚站在一起,不免传来阵阵惊呼之声。
这二人在道门、佛门中皆是出类拔萃之小辈,在之前的比武上也都曾展露锋芒,实力于整个会武中都是首屈一指。如今他俩一起参加二人赛,又有谁敢与之一战呢?
荀渡见得此状,心中虽有感慨,但还是准备宣布开始。
“慢着,我…我们退赛!”
“我们退赛。”
还未及荀渡说完话,箫兴之和孙宇便连连请示,宣告了认输。
观战席间,二人帮派中的长者见此,脸色尽皆一沉,更有气不过直接离场的,但又觉无奈,只得认定。
毕竟,要真让孙、箫二人与张怀秋和予嵚对战,到头来说不定更加丢脸。
见得此状,荀渡只好说道:“既然如此,少林予嵚、武当张怀秋守擂,何人应战?”
全然不同于方才,四下寂静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