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地不仁”,世界万物以“道”而为,遵循“天道规律”就可以了,这样世界万物生活得就简单化了。天地虽然不讲仁慈,没有恻隐之心,但是天地也没有暴虐行为。天地养育万物,天地生长万物,并不是出于天地喜好,也不是出于天地的慈悲感情,纯粹就是一个自然现象。“道法自然”就是这么个意思。
天和地降灾难于人类世界,这完全不是因为天和地厌恶人类,也不是天和地辜的迁怒人类世界,而是人类违背了“天道规律”,破坏了自然规律。当自然规律遭到了破坏以后,自然规律就会不协调,也就是说整个世界就出现天、地、人不和,由于天、地、人不能和谐共处,天、地就会出现异象。
天地是自然存在的,天和地是按照“道”的运行规律在自然运行,不作为,不限制万物自然发展。这主要是天地没有仁爱,天地没有感情,天地没有思想。如果天地有了仁爱,就会对宇宙万事万物加以限制,约束,这样一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不是它本来的状态,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
圣人也是一样的,就是说,只要统治者不对人类世界做出过多的限制和约束,人类世界就会享受太平盛世。如果圣人一样的统治者出现,天、地、人就会和谐相处,这就是天、地、人的一大造化。
“道”是为的,为不是不作为,所以“道”生化了天地宇宙万事万物。天要为,地要为,人也要为,万事万物都要为,这样天、地、人都会有大的作为,这个大作为就是天、地、人和合而为。
天地私为,任由万物自由发展和自由生存。所以万物的生死,都是基于他自己的性质,而不是天地造作而成的。万物的生长不是天地的仁慈,而是“天道自然”。
老子通过“天道自然”,“天道为”要说明一个问题,有“道”的圣人,也就是圣人一样的统治者也要效法“天道法则”,要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风格对待天下的百姓。
治理天下也要实行为而治,任凭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作息,自由繁衍生息,不干涉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自由,让老百姓快乐的生存。这样就会上从天意,下顺民心。上下一心,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人类世界都应该顺应“天道自然”,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各种族、一个国家,甚至是全人类都应该效法天和地,不要主宰和干预他人的生活世界。
每个人来到这个人世间,都有他本来的思想、行为和精神世界,人和人都不要刻意的强制他人改变思想、行为和精神世界,只要能够顺应“天道自然”,人类世界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天下就会太平安宁。
老子还说,天和地的中间,就像一个大风箱,这个大风箱就像有人用手拉出来,然后再推进去,就这样不断的推推拉拉,来回拉动就可以吹出风来。这种拉动说的就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万物,是永远生生不息的,也是一种十分美好的自然现象。
天和地之间的这个大风箱,鼓出来的风,就是天地之间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比如说风霜雨雪,电闪雷鸣,都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一种十分美丽壮观的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养育了人类世界和宇宙万物。
天地之间的万物,就是依靠这个大风箱里面鼓出的风运动万物,生养万物,使宇宙万物都能长长久久,生生不息。风箱不停地在扇动,所以万物永远不会枯竭。这个风箱鼓的风越多,万物就会蓬勃生长。
老子说天和地的中间是一个大风箱,那么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小风箱。我们都知道,风箱的作用就是扇风,目的就是让炉火烧得更旺,人这个风箱扇的风越多,人的精神就会越足,精力就会更加充沛,身体就更加健康,生命就会更加富有激情,生命力就更加旺盛。
老子通过风箱的比喻,要说明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类世界本身就有巨大的生命力,而且是生生不息的。人类的本身的能力是十分强大的,只要把人类的自身力量充分地发挥出来,人类就会有限的创造力。这就是“天道为”的力量。
人类的自身能力要充分的发挥出来,关键的是有人类充分发挥智慧能力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圣人一样的统治者治理人类世界,就是要顺应“天道自然”,顺应民心民意,要行为而治。
人类世界保持清净的状态。清静为,这样万物就能生生不息。这章主要是由天道推论出人道。圣人和天道和其德,人和天地有同样的品德,天地之间就会浩浩荡荡,一切都会任其自由发展和发挥。“天道”之精准,人类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