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玄元接着讲道:《道德经第七章所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且久,以其不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告诉我们天是长久存在的,地也是长久存在的,天和地都是长久存在的。天和地为什么都能够长长久久的存在呢?老子告诉人们,天地长长久久的存在的原因就是“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那么,什么是“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就是说,天地的运行完全是按照自然规律在运行,也就是按照老子所说的,天地是在按照“天道”在运行。天和地的运行没有一点偏离“道”的运行规律,绝对没有胡作非为,也不乱作为,更没有一点背道而行。所以天地就能够长生。
老子在这里,要讲的一个大道理,就是天和地能长长久久的存在,主要的原因,就是天和地都严格的遵守了“天道规律”,一丝不苟的坚持了顺“道”而行。天和地绝对不会任意作为,最为关键的是不随心所欲的作为。
“天道规律”是广大边的,所不能的,所以说,“天道”不只是天和地要遵循这个规律,宇宙万物都应该遵循这个“天道规律”。只有遵循这个“天道规律”,万物才能长长久久,否则就不可能长长久久。在这里,老子就是要告诉人们,遵循“天道规律”的重要性。
老子在这一章里,还要告诉人们一个大道理,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成的,但是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生存规律,比如在动物世界,就有天上飞的,有地上跑的,有水中游的。他们都是按照各自运行的规律在运行。这大概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应该就是这么个道理。
天地要遵守“天道规律”,世界万物都要遵守“天道规律”,人类也要遵守“天道规律”,圣人就更要遵守“天道规律”,而且要做遵守“天道规律”楷模。正因为圣人遵守了“天道规律”,才是圣人,如果圣人不能遵守“天道规律”,那他一定就不会是大智慧的圣人。
老子紧接着告诉人们,圣人应该有什么样的品质?“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圣人为什么能够得到人们的尊敬,主要的是因为圣人能够遇事谦让不争,所以才能被人类尊为圣人。
老子告诉人们,圣人凡事都让着别人占先,凡事都要先人后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圣人凡事都能置身度外,生命反而能够得到保全。
圣人之所以受到了人们的爱戴,而且活得很有价值。老子在这里提出了“私长存”这个大道理,老子在这里用天地之道,来论述做人之道,特别是做圣人之道。
老子在这里还要告诉人们一个大智慧,这个大智慧就是一定要效法天和地“尊道贵德”,还要效法天地私欲。天地能够长长久久,与天地不自私欲是有很大的关系。
天????????????地能够顺“道”而行,不是为了他自己,主要是为了万事万物。天地私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种精神本来就是我们人类应该有的一种私的精神。
不自私是天地的最突出的表现,天地大公私,把奉献万物作为己任,这种崇高的品德,我们人类就更应该学习。其实,天地的私,不光是我们人类要学习,万物都应该学习天地之私奉献精神。
天地养生万物,而独不生自己,所以,老子想通过天地这种精神,希望人类能够从中悟出道理,大公私,就会像天地一样长长久久。
“天道规律”对于一个圣人也好,对于一个天下普通人也好,都是十分有用的。圣人统治者顺从“天道规律”治理国家,国家就会繁荣昌盛,天下就能够太平。天下的普通人以“道”而为,天下就会风调雨顺,百姓生活就会一顺百顺,万事都会顺心如意,吉祥长寿。
秦始皇是一个统一六国大英雄,应该说是人类历史上有巨大贡献的皇帝,明末大思想家李贽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
应该说李贽所说也没有什么大,因为秦始皇在人类历史的功绩完全可以称得起是千古一帝。但是,秦始皇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一直以来他都是一个暴君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历朝历代人们都认为秦始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