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大道”就必须有“大德”伴行。所谓的“大德”,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有大智慧,有大能力,能干大事情的人。干大事情的人,如果没有大的智慧,那是不可能干出大事情的。
人们一定会说,“德”应该是一种品德。其实,品德也是德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好的品德也是大智慧促成的,没有大智慧也不可能有好品德。
一般来说,修“大道”的人都是身居高位,身居高位的人他就是在修“大道”。“大道”修成功了就是得“道”圣人,得道圣人在地是伟人,在天是神人。
没有“大德”,最好不要修“大道”。其实,“大德”就是大智慧,大智慧就是把世界上的事情看的清清楚楚,而且能以“天道”而为。身在高位,没有大智慧,也顺应不了“天道”。顺应不了“天道”,也就是说“德”不配位。“德”不配位,其实灾祸就会紧紧地跟在你的后面。
“大道”不是所有人都能修的,只有大“德”之人才能修“大道”,也就是说,修“大道”就必须有“大德”伴随。修大“道”,就必须要真真切切地体现出“道法自然”。
其实,一个人修不了大道,修中道也可以,修小道也不。但是,一定不能背“道”而驰。这里所说的背道而驰,就是小“德”之人不要修大“道”,大“德”之人不要放弃修大“道”,这就是“天道规律”。
大德、中德、小德,都不可以逆“道”而行,否则,将会掉进万丈深渊。这里所说的万丈深渊,就是说逆“道”而行,就会脱离人道,进入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那将会是万劫不复。
修“大道”必须有“大德”相伴才行,修“大道”没有“大德”伴随必有大祸,这是孔圣人的教诲:“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德不配位就是干的事情不符合“道”的规律。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白起、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商鞅、秦王朝时期的李斯,其实也包括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李自成、太平天国的洪秀全,都是因为德不配位,不得善终。
大“道”不是人人都能修的,只是那些具有大“德”之人,大智慧的天才,才能修成大“道”。有大“德”之人就是有大智慧的天地之精英,天地之精英,他们一定是德位相匹配,他们都是受人类尊敬的才智横溢的伟大人物,干的都是指导人类世界向前发展的大事情。是修“大道”楷模。
普通人只能修小“道”。再说修小“道”吧,我们每天吃饭、喝水、穿衣、种地、打扫卫生、端盘子、洗碗等这些生活琐事,也是一种修道的表现,只不过是修一种小“道”,修小“道”不需要大“德”相配,小“德”就足够了,因为穿衣吃饭不需要大智慧,小智慧就够了。
修小“道”也是一种“道”,修小“道”不需要“大德”,但是,修“道”必须有“德”,比如说一个人一顿饭只能吃一碗饭,饭量大一点的人也许能吃两碗饭,这都是正常的,这是“道法自然”。如果你吃的太多就不行,也有可能把人给撑死,这就违反了“道”的规律,也是一种“德”位缺失的表现。
修小“道”的人也是在维持一个人的生命,我们普通人没有能力修大“道”,修小“道”也是“天道自然”。修小“道”也是完成人的一生生命的过程,也可能那个换能保持来世还是人身。
老子所说的意思,也就是说,人活在世界上,都是要修“道”的,修大“道”的人必须要有大“德”,修小“道”的人也必须有小“德”。不论是修大“道”还是修小“道”,都必须有“德”相陪伴。人的一生说复杂也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但是要把这一生过得有滋有味,那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要让自己的父母、儿女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要让自己的妻子在别人的面前显得风光体面,这都是修“道”的基本内容。
老子在这里说,“大道”是恍惚的,“大德”为“大道”之命而从。“大德”和“大道”是相融相通的,“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显现。合乎“道”者就是有“德”,不合乎“道”者就是“德”。
“道”是宇宙万物之根本,“道”为宇宙万物制定了各种规律,宇宙万物只有服从“道”的规律,才能长长久久。“德”对于每人来说,是一种“德”行,更主要的是一种指导“以道而为”的智慧,是成功者所必须具有的一种高品位的素养。只有真正领悟“大道”精神,才能拥有“大德”。才能将“德”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大道和大德的关系。
我们只有对“大德”和“大道”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将它们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才能领悟到“大德”的真正内涵。
老子认为“道”是形的,也是神秘的,打开“道”的神秘,就必须发挥“德”的作用。大“德”是打开大“道”的神秘之门的钥匙。大智慧的人拿着大“德”这把钥匙就可以打开大“道”的神秘之门,绝非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