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为大周王朝竭尽全力的姜子牙,肯定是人类的大智慧者,但是,姜子牙在遇上周文王姬昌以前,也就是一个卖猪贩羊的小商贩,还不是一个优秀的小商贩,在万般奈的情况下,只能在渭水垂钓。
遇上周文王姬昌以后,才充分的发挥出了自己的大智慧,帮助大周灭亡了殷商,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的开国元勋、兵学的奠基人。
再比如说,人们都十分熟悉的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以前,躬耕隆中,在隆中就是一个种地的。投靠刘备以后,最后成为蜀国丞相,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忠义和智慧的代表人物。
姜子牙、诸葛亮都是有天神一样的推手在助推他们完成他们的千秋功业,不论是周文王也好,刘备也好,他们都是天上的星辰,地上的龙凤。
当世人回首我们的老祖先创造出人类辉煌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老祖先是多么的智慧超群,我们智慧的老祖先不得不令我们这些后人敬佩万分。
布衣皇上刘邦、布衣皇上朱元璋,用他们一颗智慧的心、爱民的爱心、虔诚的心创造出了人类的文明、创造出了人类文化的辉煌、创造出了人类的经济繁荣,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就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时代,虽然社会的上层东杀西拼,但是民间的老百姓是最为安定的一个时代,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时代,社会治安非常好。人们所推崇的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清明时代,指的就是武则天时代,粮价米价都十分的平稳。从来不折腾老百姓,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再想一想我们的老前辈们,他们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可是他们永远都是兢兢业业,永远都在关心着人们的疾苦,永远不会侵占人民的利益,他们最终都是没有多少存款,生活的都是十分的节俭,就是把自己仅存的一点点的存款都交了党费。这就是真正的大智慧的大作为。他们会千年万年的活在百姓的心中,世世代代受人们的崇敬。
人类世界是由“道”生成的,人类可以改造世界,也可以辉煌宇宙。所以,改造世界,辉煌宇宙是由人类来完成的。但是,不是由所有的人来完成的,是由人类的精英,也就是由智慧者、大智慧者来完成的。天降大任于智慧者和大智慧者。
老子在这一章里就是想告诉人们,他十分的希望有更多的智慧者和大智慧者问世,把人类世界改造好,让宇宙更加的辉煌、更加灿烂。
老子为什么说人类世界上的智慧者和大智慧者廖若星辰,其余的都是愚蠢者和半愚蠢者,其实不用多说,世界上的人心里都很明白,因为整个世界上的大大多数的人都是那么的贪得厌,贪得厌就是愚蠢。
有的人身处高位,他的生老病死国家都大包大揽了,只要他不胡作非为就会生的开心,死的舒坦,但是,却是那么的贪婪,最后走向了不归路。这难道不是愚蠢吗?这样的人还少吗?人类世界已经愚蠢到了这一步,一定会让智慧者心惊胆颤。
老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预料到人类世界会有这么一天,人类到了愚蠢的难以自拔的地步,灾难一步步的逼近了人类世界,人类还在自作聪明,还要战天斗地,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人类虽然是最智慧的,但是人类的智慧是受“天道”限制的,必须顺应“天道自然”,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悖逆“天道”。就像孙悟空反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一样,人永远都是斗不过天,也是永远也斗不过地的。人类如果可以斗过天,人类也可以斗过地,天地就不会存在了。
老子在这一章里面最后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就是说始终不离开本分的人才能长久存在。人已经死亡了,他的精神活在人们的心中,还能长久的受到人们的崇敬,这才是一个真正长寿的人。
老子在这里所说的“其所”,大概意思是说,人是由“道”生成的,最终还是要回到大“道”当中去,人还会随着大“道”的周而复始的反复运行,然后再生化成人,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其所”。也就是说人的生老病死是合乎“道”的自然规律的,人类没有超越生命大“道”的能力。
生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生是天“道”所为。“所”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所”是合乎“道”的切合点。当我们体会到“道”是不可违背的“天理”,我们就应该顺应“天道”,回到“大道”当中去与大自然合为一体,才真正的做到“死而不亡”。
人归于大“道”,随着大“道”不断地运行,这就是“死而不亡”。“死而不亡者寿”,“寿”就是长寿的意思。
“死而不亡”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是人的精神世界是永远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思维方式以及我们的精神世界,汇合成一种灵魂世界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