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虞美人是罂粟科的植物,全身上下都是毒,人一旦误食虞美人就会引起中枢神经中毒,严重的会导致生命的危险。
人也是一样,自古以来,据说致使亡国的大美人。有人说夏朝亡于喜妹、商朝亡于妲己、周朝亡于褒姒、汉朝衰于赵飞燕、唐朝衰于杨贵妃、南陈亡于张丽华。
当然这些传说是真是假,谁也没有能够认真地考证过。自然一个朝代的灭亡,不应该把责任推卸给一个权势的女人。但是,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说红颜是祸水,这当然是对于红颜的一种不公平,因为不是所有的红颜都是祸水。红颜祸水这种说法显然很有它偏执性,但是,这里也说出了一种现象,这个现象就是美和不美的两面性。
人类是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的,对美和善做出了一定的界定,除了符合美的条件的人,都是不美的人,除了符合善良条件的人是善良人,其余的都是不善良的人。这样说好像有一些绝对了,但是这么说没有大的误。
庄子在《庄子·盗跖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说鲁国有一个叫尾生年轻人,特别善于帮助别人,有一天他的家里来了一位亲戚,说自己家里没有醋了,到尾生家里来是借醋。
恰好尾生家里也没有醋了,但是,尾生没有回绝,他说:“你稍等一下,我屋里有醋,我进去给你拿。”尾生悄悄从后门出去,向邻居借了一坛醋,并说这是自己的,送给了亲戚。
孔子知道以后,就批评尾生不诚实,是在弄虚作假。尾生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帮助别人是应该的,虽然说了谎,出发点应该是对的。
尾生这样做,应该是为别人着想,是助人为乐的一种善举,应该说是没有的。孔子批评尾生这样做是不诚实,孔子是从一个人的诚信方面来说的,也是没有的。这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从美和不美,从善和不善,我们就知道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两个方面的。其实,美和不美是可以互相变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美可以变成不美,在一定的条件下,善也可以变成不善。万事万物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由美可以变成不美,由善可以变成不善这也是一种自然变化规律。
世界万物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发展、壮大,最后走向衰落。宇宙万物如此,人也是如此。世界万物都存在着千变万化,变化是一定的,不变化是暂时的。变化是“天道自然”的自然发挥,“道”是周而复始的运动,万物是生生灭灭,人是生生死死。这些都是变化的记过,这就是大“道”的变化的最基本的规律。
老子在这一章里面,要说出的一个大道理,这个大道理就是“有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就是在说,世界万物都有两面性,不论是有也好,难易也好,长短也好,高下也好,前后也好,都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相依相存的两个方面。老子还告诉人们,这两个方面是永恒存在的。
老子也告诉人们,世界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不变化是暂时的,变化是永恒的。花开自然又花落的季节;草青自然有草黄的时候;人有年轻美貌的时候,也会有人老珠黄的时候。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里所说的处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实还是在说顺应“天道自然”的事情,就是万事万物都要服从于“自然规律”。
老子在这里所说的处为之事,就是在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违犯“天道自然”之天规,不肆意妄为,不胡作非为,不对他人的行为横加干涉,故能“为为之而合于道,为言之而通乎德。”
老子在这里所说的不言而教,还是在说“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不需要用语言教化别人,它虽然没有用语言教化别人,但是它能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说明自然的道理,人们按照“道”的规律行事,就会没有不成功的事情。
老子所说的不言而教,不是说我们不施教育,而是在说“道”不用言语教育人,但是,用身教和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受教育者,这样就会得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人们常说社会风气好与不好,一个家庭的家风好与不好,关键的问题还是在说榜样的力量。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就是整个国民的榜样;一个家庭的主事者,就是这个家庭的榜样。应该说榜样的力量是穷的。
咱们就打个比较简单的比方吧,一个人的妻子长得很胖,丈夫天天告诉她,要少吃一点,多运动一点,就会减肥,对身体也有好处。久而久之,不但不起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妻子一定会很反感。长此以往,妻子就会觉得丈夫嫌弃他,这样就会严重地影响夫妻感情。
如果你带上她去买衣服,她看到好看的衣服自己穿不上,看到别的女人身材漂亮,穿着衣服也是那么的漂亮,她回家就会自觉地减肥。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老子最后告诉我们,人类要学习“道”的这种为精神,要像“道”一样,努力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默默闻的私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