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治国理念就是“为”而治,在老子看来主要是统治者没有实行“为”而治,政令过多而政令过乱,甚至是朝令夕改,在混乱的治国理念下,老百姓所适从,这就是民间思想混乱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统治者能够回到“为”而治的理念,顺民心,随民愿,保持清静为,就会使国泰民安,民心自然就会回归到淳厚朴实,老百姓就不会惹是生非。这样天下也就太平了。就能很好地解决了“民以难治”的问题。
老子说:“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这里所说的意思就是说,统治者如果用奸诈的、欺骗的方法治理国家,这个国家就会盗贼蜂起,就会引起一片混乱,国家就会十分危急,老百姓就会跟着遭殃。
这里所说的贼指的就天下大乱的祸患和灾难。这种灾难不是别的原因,纯粹是统治者施以奸诈的、欺骗的统治方式造成的。用诈骗的手段掠夺老百姓的财产,甚至把人类社会变成一个猎场,而统治者对待社会的态度和行径就和强盗的态度和行径一样了,肆意杀戮和掠夺老百姓。这样国家一定会出现祸乱。
如果统治者以大公私的态度,“为”的方式治理国家,真心实意的对待百姓,把百姓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百姓有了幸福感,老百姓就会以淳厚朴实的心理对待国家,这就是国家的福气。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这一句话是说,明白了“以智治国”和“为治国”两种治国方式实质区别,这样就明白了治理国家的基本要领,明白了治国基本道理,就是圣明的统治者领悟了治理国家的玄妙之处。
老子在这里是说“不以智治国”就是以“道”治国,依“道”治国,实际上就是“为而治”。老子给“为而治”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为而治”就是“玄德”。
这句话里面主要是要明白什么是玄德?这个“玄德”,老子在很多的地方都提到了,“道”家认为“玄德”就是“天门”开了。那么什么又是天门呢?道家认为人的头上有一个门,这个门打开了就是天门开了,天门开了,那就是说什么都知道了,这就是“玄德”。
老子在这里说的意思,就是说能“为而治”的统治者,就是天门开了,什么都明白了。“玄德”应该是指自然“为”的德性,也是一种最为高明的德性。“玄德”就是顺应天“道”,应该具备私、争、为这三大要素。
老子为什么要给“为而治”这么高的评价,应该是在告诉统治者依“道”治国,“为”治国的理念是十分切合实际的,是符合大“道”精神的。大“道”就是“为”的,但是大“道”的“为”,最后得到的结果,是所不为。“为”而治,就会是天下大治,而且会得到长久之治。老子希望统治者都能认真的践行“为”而治。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老子告诉人们,“玄德”是十分深奥的,是深不可测的。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是蕴含着“道”,也就是说宇宙万物都是由“道”生成的,包括人类,也是由“道”生成的。但是万物各有不同,它们都有各自的本性,这种物的本性,老子就叫“德”。也就是说,万事万物背后都有看不见的规律和本源,这个规律和本源就是“道”,万事万物表现出来的,可以看得见的特征就叫做叫“德”。这样说好像有些复杂。
简单地说,宇宙万事万物遵循“道”的规律,表现出来的行为就叫“德”。再简单一点说,“道”生成万物以后,为万物制定了一定的规律,宇宙万物能够正确的按照“道”指定的规律运行,这就是“德”。
整个世界万物的存在,其实,就是“道”的存在。宇宙万物的运行,就是“德”指导宇宙万物按照“道”的运行规律不断的运行。“玄德深矣,远矣。”这个“深”,就是不断深入的意思,这个“远”就是说不断扩展的意思。
“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这个反的意思,就是说回归大道本原的意思。就是说,万物最后还是要回到万物的本源。万物回到本源,就是说,万物最后还是要遵循“天道规律”,从大“道”中来,然后,再回归到大“道”当中去。
从这一章里面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为什么不活的潇潇洒洒,实实在在,淳厚朴实?我们为什么会要那么多的心智?心智太多,人心就会变得狡诈虚伪,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智过多,不但会感到内心的困惑,心力交瘁,疲劳乏力,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导致和周围的人际关系的不融洽。
试想一下:每个人都心怀狡诈、充满心机,满地都是奸猾狡诈之人,一个个面目可憎,这个人类世界还有什么乐趣?
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老子一直都是希望人类有一个智慧人生,不希望我们愚昧知,人类不能顺“道”而为,就是因为人类的愚昧知。老子希望人类的思想返璞归真,希望人类至淳至诚,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贪欲、恶念、嗔恚等愚蠢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使人类社会告别那些不必要的奸诈狡猾,才能使人心回归平静。沉淀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