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就是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者,“巧言令色”者没有“仁”思想的的意识,只有金钱这么一个概念。他们视道德的谴责,视法律的制裁,更加视社会的公德。他们不光是对受害者“巧言令色”,更会对专政机关也用“巧言令色”。这种人不但危害社会社会的政治、经济,更重要的也会冲垮人类的道德防线。
其实,人人都知道“巧言令色”的人是最靠不住的,没有人会喜欢“巧言令色”的人,但是“巧言令色”的人,为什么冲击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各个方面的顶层,究其原因,“巧言令色”的人能够很准确的击准人的要害,让人防不胜防。
除恶务尽,就是彰显了根除“巧言令色”的决心,其实那些黑社会的大佬们哪一个不是“巧言令色”的脚色,如果不是“巧言令色”,怎么会有保护伞死心塌地的保护他们。
“巧言令色”的人好人不多,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这种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巧言令色”者大受欢迎,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生活,这重点还是人们没有搞明白的“巧言令色”者包藏祸心。
我们都知道春秋时期有春秋五霸,当时五霸中有一个霸主是齐桓公,齐桓公当吧主的时候,他有一个厨子叫易牙,易牙这个人饭做得很好,深受齐桓公喜欢。有一次齐桓公和易牙开玩笑说:我吃遍了天下所有的好东西,遗憾的就是没有吃过人肉。这本来是齐桓公随便说的一句玩笑话。这易牙觉得机会来了,就把自己四岁的儿子杀了,给齐桓公煮人肉汤喝。
齐桓公觉得易牙杀自己的儿子给自己做人肉汤,这是对自己的忠心,易牙被齐桓公重用,从一个厨子摇身一变,变成了国家的重臣。在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争权夺利,打的不可开交,齐桓公被易牙等奸臣锁了起来,据说被活活的饿死了。
齐桓公作为五霸之主,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一定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为什么会相信一个敢杀自己儿子煮肉吃的人,一个狠心杀自己儿子的人什么样的事情能做不出来。
天下多少的往事告诉我们,“巧言令色”对人类的祸害实在不可小觑,也告诉我们对“巧言令色”者不可不防。
诸葛孔明在《出师表里面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颓废也。”诸葛亮的这句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先汉兴隆的原因,就是亲近贤臣,远离小人。那么后汉颓废的原因就是亲近小人,远离贤臣。
诸葛浪也是在埋怨桓帝、灵帝时期官场实在太腐败了。在国家出现腐败的时候,就会有“巧言令色”的人助推朝廷腐败,长此以往,国家怎么可能不灭亡呢?
说起历史上的“巧言令色”的奸佞之人,真是令人毛骨束然。放眼望去,被“巧言令色”者拖下万丈深渊的谦谦君子是多么的凄惨,也是多么的令人遗憾。
所以说近贤臣,远小人是多么的重要,使我们所有的正人君子为了保全自己都应该必须做到的一点。否则我们将会身败名裂,遗憾终生,被拉下水的高官那一个不是被“巧言令色”所迷惑,然后走上了不归路。
当“当巧言令色”之人在社会上大展身手的时候,诚实厚道的人生存的空间就实在太小,因为诚实厚道的人永远都是在社会的最下层,一般不会走上社会的上层,所以也就发挥不出他的实际价值和诚实厚道的作用。
说的实在一些,做人千万不要做一个“巧言令色”的人,一个“巧言令色”的人,是法修成完善的人格的,更不能修成正果。诚实厚道的人就是一个很接近最高道德标准的人,也就是很接近“天道”的人,很容易修成正果。做一个诚实厚道的人就算是永远处在社会的下层,也一定会生活的平平安安,受到人们的尊重。
孔子也十分希望人们努力提高个人的修养,提高分辨“巧言令色”的能力,提高分辨是是非非的能力,在纷纷扰扰的社会环境里,远离“巧言令色”者,做一个有道德人,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完成子午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更加合理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并最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