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忠乎?传而不习乎?”。这是《论语·学而里面曾子说的这一段的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己,想一想今天为国家谋划事情,是不是做到了尽心竭力,再想一想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还要想一想对别人传授功课的时候,是不是反复的把内容搞明白了,是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
应该说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是春秋末年的著名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五大圣人之一。曾子在孔子门生中是一个特别注重修身的一个人,他通过一日三省的办法,铸就了一个完美的人格形象。曾子认为他找到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办法,这个好办法就是每日“三省”。
曾子在这里就是要告诉人们,用一日三省,省悟自己所做的事情,从而修身养性。通过这种修身养性的手段,人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及时的加以改正,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
曾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曾子一生都是在践行着儒家的思想,践行着“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的思想重要内容,被后人称为宗圣先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曾子提出来的。曾子一生主要提倡的是内外兼修。
曾子的“孝道”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道德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曾子是《论语编撰者之一,对于儒家的思想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自己主编了《孝经,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曾子的思想品质极受后人的极力推崇。
后人为了纪念曾子的成就,为曾子建立了宗圣庙堂。曾子是儒家的圣贤,曾子更是世代读书人的楷模。读书人以增资为榜样,努力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思想。
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人格魅力更是受人们的敬重,后世的文人墨客,正人君子都是以曾子为榜样,把曾子的“一日三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铭记在心。
曾子是一代宗圣,自然有他自己的特点,他的为人处世自然和一般的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曾子所说的一日三省,主要是用自己的行为,引导读书人修身养性,要说明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一个正人君子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曾子的“每日三省”首先想到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这里说的就是为国家谋划事情,为国君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这里说的“忠”,是尽心尽力的意思。
在这里曾子如果只是在说一般人给别人办事情,只要尽心尽力就完全可以了,不用这个“忠”字也可以表达出这个尽心尽力的全部意思来。曾子在这里用这个“忠”字,主要是在说大????????????臣。
大臣每天都在为国君出谋划策,大臣为国君出谋划策,就是在为国君尽忠。大臣在为国君出谋划策中,是不是尽心竭力了,也就是说一个大臣是不是忠心为国君做事情了。
这里是为了表现儒家思想“忠”的意思。如果这一天大臣忠心的为国君出谋划策了,那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臣,就是一个仁义的人臣。如果你没有忠心的为国君出谋划策,敷衍了事,那你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臣,那你就是一个不仁义的人臣。
如果一个大臣反省到自己没有忠心为国君出谋划策,他的心里就会受到折磨,也就是“道”对他的惩罚。必须尽快的改正过来,让你的良心少受一些谴责。
这里主要是儒家思想“忠”的一个表现形式。“忠”是儒家思想的一个主要内容,儒家思想认为对国君尽忠,就是对国家尽“忠”,也是对国家老百姓尽“忠”。
曾子又说:“为朋友交而不忠乎?”这就是说我今天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心实意对待朋友了?这是在说人和人诚信的问题了,这里虽然曾子是在说交朋友的问题,能不能真心对待朋友的问题。其实,曾子在这里所说的是儒家思想的“诚”和“信”的两个问题。
诚实和诚信不光是对朋友,更主要的是要做一个诚实和诚信的人。用诚实和诚信对待一切人,人和人之间就是要守住诚实和诚信这两个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