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定要守住诚信这个底线,人类能够守住诚信这个底线,社会就会安宁,民众就能安居乐业,国家和百姓就能够和谐相处。这就是曾子说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表达了曾子希望人类社会是一个讲诚信的社会。两千多年前的曾子想要的诚信社会和我们现在正在打造的诚信社会是一个意思,也是一个目的。
两千多年前人好像没有做到诚信。像苏秦、张仪这些很多的文人政客,到处游走胡说,挑拨离间,甚至身挂七国相印,招摇撞骗。巧言令色,胡作非为,没有一点爱民之心,没有一点仁义道德之心,诚信遭到了他们的践踏和蹂躏。
两千多年后,人们做的实在也不是很好,商人们制假贩假,为了利益所不为,死猪肉、瘦肉精、三聚氰胺,令人毛骨束然。
曾子的第三省说:“传而不习乎?”这句话简单的理解,大概意思是说,先生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是不是对所要讲的课程提前预习过了。大概就是像我们现在老师上课前是要备课的,老师备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师自己一知半解,怎么可能给学生上好课。
曾子在这里讲的是在向人传授学问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对自己将要传授的学问进行反复的思考,反复的论证。自己传播的学问要经得住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曾子是一个有名的大儒,他的学问自然是一流的。曾子参与了《论语的编撰工作,自然对儒家的思想有深刻的了解。编撰《论语应该是一项严谨的工作,一种思想的形成是要经得住考验,绝对不是信口开河。
所以对儒家思想或者其他已经成型的思想,一定是经过充分的论证。要对这些成型的思想要提出疑问,或者提出批评,不是一般人就能做到的,必然是大德圣贤出世,文化圣祖再世。所以我们还是要慎重对待我们的老祖先,以崇敬的心情对待我们老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不要轻易的提出批评和质疑。
虽然我们的老祖先说话和我们现在的人说话不大一样,我们就像看天书一样的不理解,但是经过两千多年的千万人的论证和千千万万人的肯定,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的误的。我们对他们的理论加以实践是我们的本分。
人这一辈子走在人世上,说简单也算简单,说复杂也还比较复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是要和人打交道,每一天都要做很多的事情。在和人打交道,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总是有有对的,回家以后仔细的想一想也是没有。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小心没有大。
曾子的三思是为人谋事、对待朋友、和给人传授知识的事情。普通百姓当然没有必要考虑这些事情了,但是种地的自然要想着怎么样把地种好;做生意的自然要想到怎么样才能挣钱;为官的自然要想好怎么才能保一方平安。这就是各司其职,也是需要我们一日三省的。
当然,曾子的一日三省里面也有严以律己的意思,三思自然存在着对的和的两种可能,对的自然没有问题,的自然就存在着一个改正的问题。
“一日三省”是是自己找自己的缺点和误,应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反省是自我修身的一个必然途径,也是提升道德品位的必由之路。对于人们来说,就是一种认识到实践,然后再从实践中汲取经验,进而提高自己的修正行为过程。若是一个人不善于自我反省,就做不到很好的修身养性,就不会有一个大的人生格局。
比如说,《三国演义里面曹操有一个叫杨修的谋士,虽然有一定的文采,也十分聪明。但是缺乏自身的修养,没有一个大的格局,不能很好地为曹操出谋划策,屡次胡乱猜度曹操的心思,触怒曹操被杀。
从杨修的事例,我们就应该知道一个修身养性,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格局的重要性。
人生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是否能够修成正果,关键在于人们是否能够认识自己,然后自省。人生的自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个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反思的方法,找出自己身上的缺点和误,扬长避短,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吾日三省吾身”的作用和完成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