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军政严格,重武轻文,在凉州,最大的特色就是武官对文官的不加掩饰的鄙夷,文官对武官毫下限的卑躬屈膝。
如果你运气好,家里有个在凉州城当实权校尉的,哪怕就是最低的百人尉官,那也是极为风光的。
在凉州城内,除非你是凉王世子亦或是凉州一等高官的千金,否则甭管你是谁家的儿子谁家的女儿,一律不可当街疾驰马匹,即便是马车也得车夫下车牵行。
要是马儿今日耍了点小性子,当街解决马生大事,马匹主人必须亲自处理干净不说,另外还得交上几两银钱作为罚银。不然,今日这凉州城你也甭想出去了,带着你的马匹一起进大牢吧。
凉地贫瘠,民风彪悍。
在凉州,寻常百姓眼里最大的官,当属贵为天子兄长的凉州王了。可整个凉州,除去凉王,还有一人可以同这位凉州共治凉州。
一州领略史大人!
原本的藩王属地,是没有设立领略史一职的。领略史一职始设于本朝,就在少帝即位,亲王就藩后。
本朝藩王就藩后,按照惯例,由当地藩王总理一州军政大权,节制各阶属官。少帝即位后,为了防止藩王大权,先是将各亲王就藩至王朝贫瘠州地。可即便是就藩于不毛之地的诸藩王仍旧不能让当朝天子陛下心安,因此,领略史一职便应运而生。
于是,在新历二年,皇帝陛下决心改革行政,在地方额外设立领略史,分走了地方藩王的一部分权力,算是名义上和各地藩王共治地方。
就一般而言领略史总领行政大事,藩王制控地方军伍大权。
可对于凉州这种特殊的边境州地,情况又大有不同。
凉州外有羌人时常南下游猎,内有崇武风气,凉王又是军伍出身,一来二去整个凉州免不得形成武强文弱的局面。
如果仅仅依靠朝廷下派文官制衡藩王,只怕是能落得个政不出府的可笑局面。
所以在凉州,又跟别地藩王属地不同,凉州领略史大多依靠凉王推行政令。可以说凉王是凉州唯一独权者,领略史是丝毫与凉王分庭抗礼的资格的。对此,京城那位却出奇地没有丝毫动静,反而任其为之。
甚至在凉州,还出现了别州想都不敢想的局面,一州领略史由凉王提名上任,然后再由朝廷补发官服补子和官权大印。
因此权柄滔天的凉王殿下免不得被套上一个二皇帝的名声。朝廷言官攻劾参本更是多如牛毛。
不过好在凉王殿下远在天边,不然这群自诩为国为民之士免不得又得是另外一副嘴脸。
从小跟着老爹入京述职的许元,也时常听过老爹怒骂这些言官是:“挺拔腰杆只为扬名的狗。”在老爹的话风影响下,许元也免不得染上骂怒骂这群老狗的习惯,每每听到许元也学着自己说话的方式,这位大元第一亲王,襄州之主的许秦就忍不住笑意然后大笑道:“好,不愧是我的种,跟你老子一模一样。”
小时候懵懂知的许元其实并不知道老爹为什么莫名其妙地大笑,但也会学着老爹的模样傻乎乎地大笑。
………………
按照计划,许元本来打算是来城里买些干粮随后休息片刻的,不过奈何自家老爹的手脚太快,居然这么快就派人找来了。
许元当下也顾不得休息了,只得是出了客栈便想着直接买些干粮便去往城西郊外,去那里见识见识凉州第一剑门的雄壮。
之后倘若还没被老爹抓住,许元还想去更西边西陵逛逛。
想要从城西出城,从城南到城西,那就必定会穿过凉州最宽也是最繁荣的凉通街。可要是说起这条街最好最中心的位置,就当属这座整个凉州最大的府邸——凉王府。凉王府占地约两百三十多亩,说是亲王府邸,其实就如同简约的皇宫一般,皇宫内苑大多有的祭祀大典用地,凉王府也是一应俱全。这要是搁在天子脚下的永安城,是远没有这么大的地界给每个亲王如此大的规模。
不过好在凉州州域广大,并且人口也远不如永安京城多,这也就使得凉王府能坐拥如此之大的面积。想当年凉王府初建之际,因其僭越礼制,引来许多自认满身忠骨的言官和朝廷诸公来攻劾这座当朝最大藩王府。
牵马从凉通街东边直行,远远瞧过这座藩王府后街后,毗邻的府邸就是凉州仅次于王府的第一官员——经略史陈轩远大人。